第一卷 第18章 上学 (第1/3页)
现在棉花收获了,棉籽壳也粉碎好,可以考虑下一步。
林志刚出门先去农科所了解情况,需要居委会开具证明,可以领取菌种,林志刚,大概需要两支,4000元(0.4元)。
李志刚想了想,可以先把前期工作做好,再来领菌种。出了城外,去村里,让四哥帮忙打四个木箱子,长0.5米,宽0.4米,高0.3米,每个箱底部打6个1㎝的孔。回去的时候在爷爷家拿了两个新箩筐,挑着200斤,用铡刀切碎的棉籽壳,回城路上替换了100斤空间产的棉籽壳。
到家后,把爷爷家的棉籽壳仔细地挑选,不要的仍种植箱作肥料,放空间里的也添了一些,凑齐100斤。找两个旧陶缸,按生石灰:水(1:100)比例,放入棉籽壳完全浸泡。拿3个箩筐洗干净,放在一旁滴水。
晚上林父只提了让林志刚注意安全,别的没说什么。林母听到院里阎大妈说,吓了一跳,林志刚反复保证没受伤,才放心。林母看见那封信,眼睛有些湿润,抚摸着信纸上的掌印,只要还活着就好。
第二天早上六点,林志刚把棉籽壳倒在三个箩筐里,压实填满。吃过饭,晒上土,去上学了。
到学校,先晨跑30分钟,7点30上早自习,8点上课,12点午休。
林志刚是理科,核心学科是政治,语文,数学,外语(俄语为主,少数外语)体育,劳动技术课,还有物理化学生物。侧重自然科学,为工科,农林,医学等高等教育输送人才。
高一学生,15岁到20岁之间都很常见。15到17是相对正常的,18至20岁甚至更大年龄
才上高一的情况并不稀奇,尤其是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是中断学业,再复学的人
教室角落里的铁皮蒸笼冒着热气,林志刚排着队领回饭盒。即使蒸热,玉米面馒头也硬硬的,更别说窝窝头之类,硬得硌牙。有学生把窝头掰碎,泡在热水里,撒点盐,直接喝糊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