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你比我更懂土地 (第2/3页)
里,一辈子别想抓出来。”
她蹲下,拿根藤条,开始编。手指翻动,藤条绕成锥形,口朝里翻,像朵倒开的花。
“鱼笼。”她说,“口小肚大,进去出不来。放腐肉进去,它闻着味进来,卡住。”
邱野接过鱼笼,看结构。口是活的,能张开,但往回拉时,藤条会收紧。
“流速多少?”他问。
“不大。”任禾说,“昨夜我扔了草茎,漂了十步,约莫三息。算下来,不到一尺每秒。”
邱野摇头:“不对。汛期残流,我测过,至少八寸每秒。你扔的草茎太轻,被风带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小石子,绑上细绳,沉进石窝。松手,石子被水流推着走。他数息。
“每秒八寸半。”他说,“笼子得斜着放,口逆流,不然冲走。”
任禾看他一眼,没争,点头:“按你说的。”
邱野把鱼笼递回:“你来编。我来定位置。”
当天下午,三人下河。
任禾编了六个鱼笼,每个都用韧皮绳加固。邱野在石窝下游五步处选点,用碎石压住笼底,再用藤绳固定。笼口朝上游,倾斜三十度。
岳山负责下水布笼。他一个一个沉下去,塞进石缝口,再用小石块卡牢。
最后一个放完,天快黑了。
邱野站在岸上,看水流。鱼笼稳,没晃。
“等三天。”
三天后,岳山下水收笼。
第一个空。第二个空。第三个,动了。
他慢慢提上来,笼身还在抖。打开,一条石缝鱼,半掌长,嘴卡在藤条间,挣扎不动。
第四个,两条。第五个,一条。第六个,三条。
六笼,七条鱼。
邱野蹲在木盆边,看鱼游。鱼少,但活。
“能养。”他说。
任禾拿起一条,手指摸鱼腹:“没瘦,有油。冬天能顶肉干。”
邱野抬头:“还能再放。”
“能。”任禾说,“但得换饵。腐肉只能用一次,下次得用腥泥——鱼肠、血渣,混着河底烂草。”
邱野点头:“杀两只野兔,取内脏。”
当晚,火塘边。
鱼在陶罐里煮,没放盐,只加了几片野姜。汤色白,浮油。
邱野没先喝。他把罐子放地上,拿小碗舀,分四份。
他端起一碗,递给任禾。
“你先。”
任禾没接。
“你定的位,你放的笼。”邱野说,“你喝。”
任禾伸手,接过。
她喝了一口,没说话,把碗放下。
邱野这才端碗,喝。
汤热,有腥,但肉香压住了。他咽下,抬头看其他人。
艾箐已经喝了半碗,梅影小口抿着,岳山捧着碗,盯着鱼头。
“能续。”邱野说,“一个月,够换两把刀。”
没人说话。
火塘噼啪响了一下。
邱野放下碗,看向任禾。
“水源,鱼群,土质。”他说,“以后谁问,就找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