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三兴大汉:从汉灵帝的侄子开始 >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四章 我避他锋芒?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四章 我避他锋芒?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四章 我避他锋芒? (第3/3页)

,藏在门洞内的一众骑兵纵马冲锋,杀得羌人愈加溃散……

    城墙上,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万胜!侯爷万胜!”

    “陈都尉威武!”

    “徐兵曹威武!”

    刘珩带来的精锐都是见过大场面的,倒是没有太过激动,新募的郡兵哪里见过真正的战场,看到徐晃和陈叔至的勇猛,羌人的败退,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

    徐晃和陈叔至看向平静的站在城墙边远眺的刘珩……

    刘珩抬起手:“传令下去!救治伤员,扑灭余火,清理战场!阵亡将士,厚加抚恤!”

    “诺!!!”回应声山呼海啸。

    “叔至,”

    “末将在!”

    “逆贼杨家,盗空官仓,事发后不思悔改,反而勾结羌人寇关,行谋反之事!现命你将狱中杨家满门押解城头,不论男女老幼,杀!人头悬在城门示众,同时贴出布告:凡左冯翊治下,敢勾结异族者,满门抄斩!”

    陈叔至一愣,随即拱手领命而去。

    刘珩扭头看着经过一场大战后有些亢奋的士卒,咧嘴笑了笑,随后目光越过狼藉的战场投向远方,不知在想着什么……

    “公明。”

    “末将在!”徐晃一脸严肃,正色道。

    “公明啊,你不必这般拘谨,是不是也觉得我有些心狠手辣?动辄杀人满门?”

    徐晃闻言,不加思索地回道:“侯爷,《左传》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羌人历来奸猾,末将向来认为抚之无用,主张以雷霆手段剿之!而今一个杨茂便能勾结羌人来犯,说明高陵城甚至整个左冯翊,有不少豪右都与羌人有染,此乃大患。而侯爷初到左冯翊,自当以重典警示治下,晃以为,侯爷此举,并无不妥!”

    “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刘珩反复念叨着这句话……

    片刻后,似想起什么,扭头问道:“公明是河东人氏?”

    “正是,末将乃河东杨县人!”

    刘珩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那你认识关羽关云长吗?他也是河东人氏……嗯……解城人氏。”

    徐晃闻言,一脸疑惑:“末将不曾认识此人,不知主公所言关羽是?”

    “曾听一位河东故友赞此人弓马娴熟,有万夫不当之勇,公明亦是河东豪杰,故有此问。”

    刘珩并未在意景伯疑惑的目光,脸不红心不跳地编出一个河东故友,总不能说自己从书里看的吧。

    随即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不认识啊!看来史书中记载的关羽徐晃二人“因同乡之谊,宿相爱”,八成是关羽在曹营时才有的事,两人聊天时发现是同乡,然后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虽然知道关二爷如今已经和刘皇叔穿一条裤子睡一张床了,但刘珩心里还是有点小期待,毕竟能和二爷扯上些关系也是一件极好的事。

    万一以后刀兵相见,被二爷逼上绝路了,如果徐晃和关羽是旧识,关系还不错。

    凭二爷那讲义气的性子,指不定还能留下“关云长某地义释刘伯玉”的美谈呢……

    “羌人虽退,但左冯翊还有似杨家这般豪右,大多手握部曲为祸一方。”

    刘珩收回思绪,转过身看着徐晃刚毅的脸庞:“从洛阳带来的部曲,是根骨,以此为本,给我练出一支能战、敢战之郡兵!”

    他顿了顿:“这练兵之事,我是外行,便全权托付给你和叔至。兵源,可自流民中招募,亦可自清白良家子中征发。但有一条,”

    他竖起一根手指:“宁缺毋滥!八月都试,我要亲阅其能!练不出样子,我便问责于你二人!”

    “诺!”徐晃轰然应诺。

    刘珩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踢踏着步子走下城墙,景伯紧紧跟在身后。

    接下来的日子,高陵城西郊的校场,成了整片平原上最喧嚣的地方。

    就在这练兵声日复一日回荡之际,左冯翊治下各县的官吏们,或惶惑不安,或心怀鬼胎,陆陆续续抵达了高陵城,每个人入城时,都看到了城头人挂着的一排人头,男女老幼皆有……

    新任的左冯翊刘珩,甫一上任便是雷霆手段,血洗杨家、开仓放粮、缉拿属官、击退羌人,而后将杨家满门抄斩,这般杀伐决断压根不像个十七岁的少年郎!

    这位顶着汉室宗亲光环,骤然崛起的年轻侯爷,究竟是何等样人?是凶戾嗜杀,还是心怀叵测?每个人心中都揣着一面鼓,七上八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