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又得一天地精华! (第1/3页)
所谓春风雨露,关键点就在于春风、雨、露这三者上。
本意指春季滋养万物生长的自然现象,实则其中蕴含着类似月华一样的天地精华。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
什么时候才是春天?
全国大部分地区,是立春之后,便称得上春天的前奏。
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即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冬眠的虫子开始苏醒,河里的鱼类开始破冰而出。
紧接着是雨水。
一场春雨过后,被滋润的大地,很快从沉睡中醒来。
唐韩愈有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就是春风雨露的力量。
民间更是有谚语,曰:春雨贵如油。
雨水的多少,关系到一年最重要的春耕,乃至一整年的作物收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惊蛰春分清明这三个节气,则是万物生机进一步迸发,正式进入春季。
谷雨就到暮春了,给已经种下的作物,再来一场雨水,好让五谷得到充分滋养,快速生长。
换作往年,肯定是立春过后就开始下雨。
特别是雨水、惊蛰、春分这期间的雨,绵绵不断,润物无声,落到大地上,浸透每一寸经历过寒冬旱季的土地。
当然,不是说天上下的,都是春风雨露。
那叫春雨,叫无根水,还谈不上春风雨露。
只能说蕴含少数能量。
跟月光普照大地时,洒下的月华性质差不多。
春风雨露蕴含其间,想要像月华露一样获得,得通过特殊办法凝练出来。
听起来好像简单不少,实则一点也不,甚至更加困难。
因为它的时间是限定的。
然而今年属实反常。
或者说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就已经出现干旱现象,持续半年后,旱情有点严重。
即便是江北这种一年四季绿色盎然的地方,都能感觉到周围的植物虽然没有干枯发黄,但明显没有以往春天、春夏交际那种勃勃生机。
有点发蔫,无精打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