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非常少见?网友:快看,对面上了大鱼! (第2/3页)
范围内。
其他限制就没有了。
这是因为钓竿都是相同的,鱼饵和渔具也同样如此,就连打窝都是提前打好了,不允许选手用其他工具或方法。
比赛过程中再出现争议,则会由三位嘉宾商议共同进行评判。
一切都说的很清楚,三位选手准备就绪,他们依靠抽签选定了钓位。
许鑫源拿了个哨声吹了下,也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比赛开始,并不只是等待。
在选手们熟悉鱼竿、渔具,并下杆起钓的过程中,三位嘉宾分别开口针对比赛说了起来。
许鑫源最有发言权,他对浣溪渡野钓情况很熟悉,“我来这附近钓过几次,东侧的运河支流适合船钓,这边河道窄适合沿岸钓,但钓上来了好多都是鲫鱼,要钓到两斤以上的要靠运气。”
“我最多的一次,一个小时差不多钓到十几斤,还包括小鱼。”
“你们听到这个数据,是不是想笑?”
其他两位嘉宾,包括主持人都配合着抿起嘴。
许鑫源则道,“你们对比的可能是比赛数据,实际上,比赛和常规野钓完全不同,哪怕是野钓比赛,选的也是有鱼群的地方,否则选手长期钓不上来还有什么看头。”
“我现在就敢说,以节目准备的钓具、鱼饵水准,今天三位选手,平均一个小时能钓到十五斤都很不错了。”
“他们可能钓上两条鱼,有一条就在两斤以下,不符合要求……”
“那我们就来看看吧。”
……
直播节目主角,还是参赛的三位选手,从左到右分别是一号选手周凯、二号选手苏志国以及三号选手王兆鑫。
三人选手一看就很专业,他们都没有急着下杆,而是先检查钓竿、渔具。
有句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熟悉了钓竿、鱼饵以及其他渔具,接下来才能更好的发挥。
选手抛竿开钓的时间差不多,前后差不超过一分钟。
苏志国最后抛竿的反倒是最先起竿的,只过了短短三分钟,他就起竿提上一条单手大的鲫鱼。
工作人员过去称重,655克。
重量不足,放生!
这正好应了许鑫源的说法,钓上来的大多是鲫鱼,想钓到两斤以上的要靠运气。
许鑫源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继续开口道,“我刚才就说过,这条支流要钓两斤以上的鱼不容易。”
“比赛的难度是很高的,当然,这也能体现出选手们的专业性。”
“当然,大鱼还是有的,只是非常少见,我钓到过9斤重的翘嘴鳜……”
正说话间,网友的评论忽然爆了。
“看对岸,上大鱼了!”
“我勒个去,那不得十斤以上?”
“最少十斤、可能有二十斤、三十斤,这么远都能看的清楚……”
“是鱼王吧!”
许鑫源还在继续说着,就注意到其他两位嘉宾、两位主持人,再包括其他工作人员,眼神都已经飘向了对岸。
他带着疑惑转过头,惊的下意识开口叹了句,“好大的鱼——!”
那是真大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