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玄墨枪 (第3/3页)
张铁匠是个雷厉风行的性格,这就准备动身。
杨承看了姜媛一眼。
姜媛也是个有眼力的,“那我便回去照顾外祖父,他今天受了惊,我得回去给他熬一碗汤药。”
“好。”
杨承点点头,露出几分感谢。
这生疏的模样,哪里像是夫妻,张铁匠不由乐呵一笑,“你二人倒是相敬如宾,挺好。”
杨承与姜媛俱是一愣,对视一眼当即明白对方的意思。
“咳咳……娘子,你快些回去,莫要受凉。”
“啊?诶!夫…夫君也得保重身子,我在家中等你。”
张铁匠:“……”
“行了行了,你俩别腻歪,来回一趟今晚就能到家,别一副生离死别的模样。”
这大老粗有些看不下去。
杨承撇撇嘴,轻哼一声,“您一把年纪还光棍,哪里知道咱们新婚夫妻小别一日如三秋?”
张铁匠气笑了,“滚滚滚,你小子还去不去了?”
“去去去!”
杨承能屈能伸,当即伏低做小。
张铁匠从棚里牵出一头牛,二人坐上牛车便离开山云村。
——
白狼山,烽火台。
威武营驻扎地。
这是个千人编制的大营,不过随着戎金人的袭扰,爆发的几次局部大战,如今就剩下两百余人,正是在招兵的时候。
一路上与张铁匠聊闲,杨承也是大概明白了一些大周王朝如今的军制,上头施行的是府兵制,不过随着近几年天灾不断,朝廷也没粮食,便推动了边军屯田制,意思就是边军需自行募集辅兵屯田,除了饷银、武器外,其余事情都自行解决。
粮草没了就自己种,若种不出来就自己想办法,甭管是找同僚借,还是去抢戎金蛮子,能填饱肚子就行。
这无疑可以减轻朝廷很大的负担,甚至某种程度上,还能够钳制边关拥兵自重的将领!
杨承在一瞬间就想到了羌西边关的那二十万杨家军……如今没了朝廷的粮食,恐怕日子不好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