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媒妁言欢,坟前告慰 (第2/3页)
的银簪子,还有一小块红布包着的半亩新开垦的田地地契。
“王嫂子,这是纳采和纳吉的礼,也是定礼,劳你费心,帮我们挑个好日子正式过文书,至于婚期…”
陈守耕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眼下春耕刚过,家里也忙着,柳儿爹的腿也要养…我看,就定在秋后,麦熟谷黄的时候吧,那时候家里宽裕些,也好操办。”
“秋收?麦熟谷黄?”
王婆子眼珠一转,立刻拍板:“好,好兆头啊,麦浪翻金,新妇进门,带财带福,就定在秋收后,九月十六,这日子我老早就看好了,宜嫁娶,大吉大利,请期的帖子我回头就写!”
她拿起那支银簪,啧啧称赞:“哎哟,这簪子可真是好东西,有年头了,柳儿丫头戴上,保管好看,这地契更是实打实的家业,陈里长您这礼数,真是周全又体面。”
陈守耕点点头:“辛苦王嫂子了,这后续纳征的聘礼单子,还有婚礼的章程,也都要麻烦你帮着老李头和我家一起拟一拟,老李头现在住我家灶屋养伤,腿脚不便,你啥时候得空,直接去渔阳村找我们就成。”
“好说好说!”
王婆子满口答应,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收好:“我明儿个就去,保管让两家人和和美美地把事情都定下来。”
见王婆子答应下来,陈守耕看着身边依旧有些手足无措,粗糙的大手用力拍了拍他厚实的肩膀:“成了,回去告诉你娘一声,大山…要娶媳妇了。”
陈大山用力点头,眼眶有些发红,声音带着哽咽:“嗯,爹!”
他仿佛已经看到秋收后,金黄的麦田边,柳儿穿着嫁衣的模样。
-----------------
寒食节刚过,空气中还残留着清冷草木灰的气息。
陈守耕换上了最体面的衣服,带着三个儿子,提着竹篮,里面装着新蒸的米糕、一小壶浊酒、一叠粗糙的黄纸,还有几样简单的时令果子,走上了去往渔阳村外西边坟茔的小路。
山路崎岖,草木初萌。
陈守耕的脚步比往日沉重许多,沉默地走在前面,陈大山扛着铁锹和锄头,陈星河和陈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