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粮草先行 (第2/3页)
经注:南山有兽,状如蛙,名虾蟆。背青斑,腹白纹,声如雷,鸣则雨降。
“不知道那颗虎头是什么样的。”
多想无意义,陆寻打算去县衙听听他们对水匪的计划。
……
至堂前。
陆寻跳上房梁。
县衙内堂。
知县吕大老爷高坐,朝廷选士还有一项仪容仪表,能做知县的相貌差不了,青袍官服映衬的他愈发威严。
在他右侧坐着的是县丞,左侧落座的是县尉,下方是六房典吏,以及捕头和牢头。
论资排辈的话赵甲还当得起一个九老爷的名头。
九把手,真真小的没边。
梅兰的两大姓,员外、村长、保正尽数在列。
陆寻抵达正是吕大老爷收尾演说之时,老虎榜出身的吕谦文采不用说,加之大功将立,心中激动和愉快更让他滔滔不绝,直震住了这群没什么见识的士绅乡贤。
整体总结起来,无非一个字。
钱!
九江地少,以航运为主渔猎为辅。
这些年水匪把持江河水道没少吃拿卡要,挣来的白花花的银子全洒江里了,多年来怨声载道,群情激愤。
奈何水匪安营扎寨在小岛,易守难攻,郡守多次发兵也没什么收效。
吕大老爷抚须感叹:“水匪一定要剿!”
剿匪要动兵马,人吃马嚼、兵丁器械,哪一样不要钱。
县衙没钱,就得士绅和百姓出钱。
梅兰百姓穷的叮当响,他这个人又贪心,钱要,名也要。为了自己的清名肯定没法掏穷苦百姓的兜,就需要士绅乡贤出血。
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
一旦税银丢了,整个梅兰都跟着遭殃。
陆寻还在这里看到一位熟人,城南的宋员外,也就是三脚的老东家。
经过一晌午的讨价还价,两大姓氏的族长各出二百两,田十亩以上或有码头的大家出五十两,有产业的员外出三十两,村长与保正各出十两。
饿着肚子的士绅乡贤们,终于享用到梅兰知县吕大老爷给他们准备的宴席。
拢共筹集到一千零三十两银子。
吕大老爷非常满意,端起酒杯又是一番慷慨陈词,承诺一定会剿灭水匪。
……
一顿酒喝到下午。
在县丞的招呼声中送走士绅乡贤。
他们这才商议有关于剿匪的一切事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