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没生产资质,关我“老头乐”啥事?? (第2/3页)
拿不下来,不管是挂靠资质生产,还是借厂生产都行不通,所以新车上市这一步,算是彻底崩了,没办法。”
把手一摊,宣布这个残酷的事实。
这话一出。
整个会议室都傻眼了!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不可思议盯着许易,又看向王景明这个消息传达者。
不是——
刚刚喊过来开会,意思好像不是这样的吧。
“你们盯我干嘛,我也没办法……”
“我只是说有结果了,又没说一定是好结果,再说,现在生产资质太难搞,别说是动用老爹留下的那点人脉了,你就算是动龙脉,没大资金都搞不定。”
扫了一眼众人反应,许易哭笑不得。
这个世界很现实,人脉资源那也是建立在有利益往来的情况下,现在人走茶凉了,没实力没钱谁还理你?
“老板,照你这么说,我们前期的投入,冲压焊接厂房设备,还有研发,岂不都白费了……”
生产部经理郑铁忍不住说道。
为了进军汽车产业,光是厂房改造,购买冲压设备,还额外收购了一条老旧汽车产线,前前后后总共投入了三个多亿。
虽然年产量仅有不到三万台,作为刚起步的初创公司,产能已经算不错了。
而这些都建立在顺利拿下造车资质的情况下。
原本公司还和本地出租车集团签订了协议,在新车同步上市的情况下,由本地出租车集团先购入分批购入一万台汽车,这样也算保证了兜底的销量。
可现在,计划赶不上变化。
当下两年,是国产汽车品牌成立的爆发元年。
本来谈拢的条件,短短一年时间,各方面就翻了好几倍。
其他人也都沉默了。
要是这样的话,那真算玩完了。
看到满脸绝望的众人,许易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大家先别急,目前的情况虽然糟糕,但也没到死路一条,起码我们主营的微型三轮机车制造业务还没丢,至于造车这方面的投入,打了水漂,我的想法是这样……”
“既然汽车造不出来,我们可以换个方向,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冲压机,整合生产线,造些微型老头乐汽车上市销售,这样一来,微型四轮汽车的利润,其实并不比普通的家用车低。”
很多人都忘了。
这几年不光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元年,同样也是微型四轮车和“老头乐”大爆发的时间段。
回顾历史,在政策还没下来之前,很多地区特定的“老头乐”四轮车,宛如野草般不受束缚的生长。
甚至保有量能达到惊人的上千万辆,这已经是超过千亿的产业规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