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疯狂爆产能的工厂 (第3/3页)
“一万三千台,的确是很好了……
但我刚开完会回来,不光是本地和山栋的经销商等着车辆下线,最近还有几个外省的经销商也要加盟,到时候怕是一万六七千台都打不住。
所以,产能还得加!”
何京闻言,不禁有点傻眼了!
啊?
一万六七千台还打不住。
他们这两款车,在线下是有多火!!
微型车的头部那几家,每个月也就一万四五千台的销量,总计的话年销量是突破十五万台了。
而他们现在,这月销量都达到了一万台,预计居然还打不住!
卧槽!!
看到他震惊的神色,郑铁点点头。
“你是不知道,那些经销商一个个急得跟猴子一样,说是客户把订金都交了,都等着排队提车,现在我们也是造一批就马上发一批,根本没有缓冲,还有些客户说是愿意在线下加价提车。”
一款车子,如果上市太过火爆。
交订金排期以及加价抢购,在线下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可这种情况发生在老头乐市场,那就太罕见了!
因为微型车生产周期短,产能也好提升,厂家往往是生产一批发到经销商,经销商直接卖库存,等到库存卖的差不多再找工厂提车。
期间,很多经销商可能还要把车子分销到各大乡镇农村,才能全部出手。
可现在的形势就有点夸张了。
工厂造的居然还不够线下抢的!
足以说明他们这两款车的市场表现和口碑,是真的炸裂!!
如果按照这个预计,恐怕接下来突破两万销量也不是什么幻想。
这个数字,在他们内心绝对是极其夸张的。
而许易的内部意见很简单——
一个字。
加码!
先把产能爆到两万台再说。
如果再过几年,他们见识到“mini车型”大爆发的时期,就能理解许易的想法。
什么五菱mini,糯玉米,小蚂蚁……这些还未出世的正规军车型,几乎每一台都能突破到月销一万台以上。
现在的微型车市场,完全是一片野蛮生长的乱象,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光没有法规资质,整体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而星辰01和02的出世,除了电池之外,各方面完全是按照几年后的“正规军”标准打造,再加上逆天的外观设计,这要是卖不好,那有点说不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