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自研电机下线 (第3/3页)
耗能达到5kw,但按照我们现有车重和工况,足可以将车速推到110km/h,内部限速后功率锁定在3kw,在标定的80km/h车速下,电耗同比降低了30%。
当然,这个主要是电控和压缩机方面的优化,电机的工作效率本身已经非常高了,但是压缩机的启停和内部电控太粗糙了,我优化了电控策略和部分过热的线路,整体优化后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续航还能提升20公里。
初代自研电机的生产成本,如果按照现有的销量估计,最少能比对外采购降低15%左右。”
会议室。
孙鹏飞面向众人介绍着内部自研电机的参数。
说到底还是三轮车电机的底子,但套用上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优化方案,再对材料成本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拿出来的成果有点超乎预期。
“好,成本降低的情况下,续航还能增加20公里,这是妥妥的加量不加价了,线下的竞争力将会更大。”
许易露出一丝微笑。
哪怕不用调研,续航都是消费者历来最看重的一个点。
电池的续航,车子的续航,哪怕发展到十年后,人们都会为此感到焦虑。
“星辰01”原本八十公里的标定续航,虽说已经达到出色的标准。
但如果在更换电机和优化电控情况下,能达到100公里,算是相当极致的产品了。
毕竟成本摆在这儿。
“还有一点,自研电机优化过后的动力输出会相对线性,噪音也会小很多。”孙鹏飞补充道。
这个算是体验细节层面的优化了。
他在研发设计的时候,顺手就给干了。
“尽快将自研电机排产,我们的旗下的两款车型也可以上架迭代车型了。”
上市才卖四个多月,就有迭代了。
听起来很夸张。
但在许易看来,却是真正做出了自己的东西,通过自研的电机和重新开发的三电结构,优化了整车的体验。
这就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外观看起来,没什么区别。
但只要消费者进行体验,从噪音上,动力响应和线性反馈,包括转向手感这些,都会与其他同类的车型拉开最明显的差距。
而不是像其他厂商一样,找供应链随意拼凑出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