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落户淄搏,新厂计划 (第3/3页)
料价格推到天上。
要知道新能源汽车,整车最昂贵的部件就是电池,电池原材料价格大涨,那些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新能源车企,还没等到盈利,全都给暴涨的锂矿原材料打白工了。
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他还可以利用国金集团的现有挂靠资质,和工厂产线。
这意味着能大大缩短新车研发的周期,毕竟要从零开始投资建设4.0工厂,不光投资巨大,而且最快也要大半年至一年的时间。
至于造车资质。
按照这个情况看,他走的就是将来国金汽车发展的路线,若是表现出足够的实力和销量,走“先射箭再打靶”这套,届时申请山栋省唯一一张“独立造车双资质”,恐怕都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而有了挂靠资质,和现成能用的第二条产线,他们第一台具有上路资质的上牌新车,将不会太遥远。
许易再度沉吟一番,开口道。
“联系国金集团,想办法对接将其全资收购,把那边作为我们公司的第二生产基地。”
“许总,你的意思是,不光要收购国金集团,还要把新厂区建到那边去?!”方子强不禁一惊。
规划建设新厂,这一信息在公司高层已经是公开的。
原因很简单。
随着销量突破四万台,他们两期工厂加起来的产能,已经是完全不够了。
因为地皮有限,无法再扩展设备与人员。
实际目前工厂的极限产能,也就在月产三万五千台左右,这还是动用钞能力给所有工厂员工涨绩效,加班爆产能的结果。
而月销四万台的成绩,是提前下线囤积了一波库存,才勉强达到。
作为一家规模本就不大的造车厂,也没有很高的自动化机械。
真的已经燃尽了。
想维持现在这个销量,产能是肯定跟不上。
所以建设新厂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没错,尽快把这件事办妥,价码不用压太低,以效率为主,我相信这位对方不会拒绝的。”许易点点头说道。
即使没有国金集团契机,他也考虑过在山栋新建厂区。
原因很简单。
第一是将部分产线搬过去,扩大产能。
第二那边是老头乐企业聚集地,供应链成本将比他们这边更低,且还能吃到一定政策补贴,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些条件在庐州都是不具备的。
本来他们就已经销量打入友商大本营了,现在是时候彻底融入他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