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沈家田亩图 (第1/2页)
一个眼红沈桂兰生意的族人喊得最大声,“女人家拿那么多田干啥?迟早便宜外姓!”
“对!田得留给沈家男丁!”
祠堂里一下子全嚷开了。
有人真心觉得该按族规办,有人是想田收回后能分点好处,也跟着起哄。
那张“联名书”在人手里传着,红手印一个个扎眼,好像已经成了定局。
村正皱着眉,看这势头,也只能认了。
他接过章氏递来的田契,伸手就要盖村里的印。
就在这节骨眼上,祠堂外突然乱了起来,驴叫了一声,又一声。
这声音在祠堂外显得格外刺耳。
有人往外看,只见村口大槐树下,顾长山牵着他的黑驴,不知站了多久。
他没往祠堂走,只从驴背上卸下一个沉甸甸的樟木箱。
“咚”一声,箱子落地。
顾长山看都不看祠堂一眼,一把掀开箱上的布。
阳光下,一幅巨大的绣品猛地亮了出来,五颜六色,晃得人睁不开眼。
有眼尖的叫出声:“是《沈家田亩图》!”
图上一针一线绣着村里每一块田的形状和归属,清清楚楚。
东南角有两块好田,紧挨着水渠,被一圈金线围着,格外显眼。
金线边上,绣着一行小字,笔迹清秀却有力:“沈桂兰名下薄田两亩。五年来,共纳粮三十七斗,全数上缴族库,凭据在吴账房。”
祠堂里一下子静了。
三十七斗!
一个女人,独自扛了五年,一粒没少交——这哪是不管孩子?
正没人说话时,村口高坡上传来一声清亮的女声。
沈桂兰回来了!
她站在晒谷的石头上,手里也展开一幅绣品。
画上一个老母亲弯着腰,把碗里最后一点米汤喂给儿子,儿子却坐在好椅子上,伸手要吃,眼里没一点感激。
题字就四个字,却像刀子:“孝非单行,养无终身。子不反哺,母何须忍?”
沈桂兰目光扫过一张张脸,声音响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