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针线封口,不如刀割舌 (第2/3页)
种话,就是污蔑族规,败坏村子风气!”
说完,她拿起那幅《舌祸图》,亲自走到祠堂门口,把它正正地挂在大门上。
“嘴能杀人,针能封嘴;我用针线,还我清白。”
这十六个字,重重砸在每一个嚼舌根的人心上。
更让人震惊的是,她从怀里拿出四枚亮闪闪的铜钱,用钉子,“叮、叮、叮、叮”,钉在绣图四角。
“这不是沈永志偷走的一钱银子吗?”有人喊了出来。
沈桂兰冷冷说:“正是。他偷了五钱,我追回一钱。这四枚铜板,今天钉在这儿当罚金,交给族学,给孩子们买笔墨。希望我沈家后代,个个懂规矩,守本分,别再出这种败类!”
这一招,彻底堵住了谣言,还把家丑变成全村的教训。
刚才还在议论的女人,现在脸上火辣辣的,低头不敢抬头。
章氏在屋里听说这事,气得发抖,一脚踢翻水桶,冲赵三大吼:“烧了它!今晚就去!我看她没了这图,还能拿什么堵嘴!”
夜里,天黑得不见五指。
赵三揣着火折子和一捆油草,偷偷摸到祠堂前。
他左右看看没人,狞笑着把草堆到《舌祸图》下面,刚要点火——
“咻!”
一支箭破空而来,精准射中他手里的引火绳,火星立刻灭了。
赵三吓得魂飞魄散,转身要跑——
第二支箭贴着他头皮飞过,“咄”一声,钉穿了他的鞋底,把他的一只脚死死钉在地上!
他惨叫一声,瘫在地上。
树林里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手里提着弓。
顾长山站在月光下,脸冷得像铁,眼睛亮得吓人。
他没看赵三,而是盯着远处几个躲藏的人影。
“再敢动沈家,箭穿喉咙。”
声音不大,却像冰刀一样扎进每个人骨头里。
这时,刘铁匠冲了出来,看了看地上的赵三和完好的绣图,举起手喊:“好!射得好!山叔护的不是沈家,护的是咱们青溪村的理!”
“对!护的是公道!”
“不能让这种人坏了村风!”
几十个村民自发围上来,像一堵墙,把《舌祸图》和祠堂护在身后。
第二天,沈桂兰亲手取下绣图,托人送去县学,附了一句话:“民女手艺粗浅,绣此图不是为了显本事,而是想让后辈知道,嘴伤人比刀还狠。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