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我们名为赤兔 (第1/3页)
谢笑愚在一旁汇报:
“因为这一次我们的主平台大厅和加速通道都已经得到了拓展。”
“所以运载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全部采用改造后的重型运载车运输,在安全范围内以最大速度穿过传送门。”
上一次,因为时间实在是太紧张,只在原本的五层楼建筑外用模块化结构搭建了小型平台,人员和资源运转空间有限,车辆的加速空间不足,不得不采用步行加小型运输车的配置。
而这一次,主空间得到了充分拓展,资源堆放空间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就连传送门的规模也暴涨了。
“为了最大化实现空间利用,并且考虑到异界复杂的地形条件和运输需求,我们采用基于陕汽SX2300型军用重型运输车加高改装的运载工具。”
一边说着,两人来到了已经改造成半永固基地,且还在继续施工的小区一直。
眼前豁然开朗的是一排排已经送达的重型运输车队。
这些巨大的车辆全部焊接加宽双层大梁结构,原装货箱被替换为三层模块化甲板。
身穿深蓝色工装的技术团队正在用激光定位器校准第7号车顶层的导弹运输架。
两枚涂装哑光黑的战术导弹赫然被固定在上面。
“外部尺寸宽为5.5米,高7.5米,长八米,每车有效货物体积约为300立方米。平均载重25吨。”
“采用单通行车列,每辆车加上间隔时间,通行平均占用时间为3.7秒。”
“考虑到操作冗余,一共可以通过162辆运输车,平均每辆载重25吨,总载重量4050吨。”
“战斗部含主战坦克、轮式步战车、自行火炮系统、战术导弹、防空系统、指挥通信车、运兵车、全地形车辆等共1417吨,56台重型运载车。”
顾明翻了翻具体的配置,忍不住咋舌。
30辆轻量化改造型的第四代ZTZ20A主战坦克。
24辆ZTL11式轮式突击炮。
8套PCH191型模块化中远程火箭炮。
6套HQ17AE近程防空体系。
2架最大起飞重量达6吨、有八个导弹挂载位的改造型无人轰炸机。
还有其他的自行迫击炮、红箭反坦克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