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但话又说回来了 (第3/3页)
,至少也得是CCF-B起步。
B会嘛,周昀上辈子也发过,也是凭借这篇论文,他勉强混了个毕业。
只不过他当时发的是个水会,发的也是所谓的水文,把别人的方法拿过来缝缝补补,就算是一篇新的论文了。
比如别人的论文研究的是番茄炒鸡蛋,他的论文就是西红柿炒鸭蛋。
番茄和西红柿有区别吗?显然没有。
鸭蛋和鸡蛋有区别吗?有,但不多。
其实大多数的科研工作真没别人想的这么高大上,“学术民工”这四个字可以很好的概括绝大多数的研究生群体。
不过现在的他大概率是不会再写这样的论文了。
从前他的脑子只能让他从番茄炒鸡蛋想到西红柿炒鸭蛋,但现在他的脑子能让他从番茄炒鸡蛋想到满汉全席。
如果不是能力不够,谁喜欢写水刊?屁用没有还要掏钱交版面费。
他一边想着该选一个什么方向,一边打开电脑。
既然要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点小小的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
制作PPT之前,他给导师发了一封邮件,大致意思就是:“我想来老师组里,能力还可以,请老师考虑。”
发完邮件,他熟练的打开空白的PPT模板。
在白色的背景上敲下一行英文。
《AgileEdge: Adaptive Co-Optimization for Pervasive Low-Latency Edge AI》直译过来就是:一种面向边缘AI的自适应协同优化框架。
这是他为自己选择的第一个研究课题,简单来说就是一套让大模型AI在小设备(比如手机电脑)上又快又好地运行的方法。
AgileEdge就是这个方法的名字,至于为什么要用英文,那纯粹是为了装B,毕竟全英文的PPT,更能让导师眼前一亮不是吗?
想好了自己要做什么,PPT的制作倒是简单,科研汇报的PPT并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动画,白底,黑字,加上图片,页数也不用太多。
最主要还是看讲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