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戚夫人 (第1/3页)
公元前二0五年,项羽率兵北上,攻打齐王,刘邦乘机一举攻占了项羽的临时都城(今徐州)。项羽闻讯大怒,亲率三万精兵排山倒海般猛扑回来,刘邦率兵奋力抵抗,无奈兵少将寡,最后只得弃城而逃。项羽不容刘邦有喘息之机,又亲自率兵追赶,直打得刘邦溃不成军妻离子散。当他单枪匹马逃到曹州东南二十余里的戚家村时,刘邦已是精疲力尽。几天几夜,担惊受怕,吃不好,睡不好,刘邦感到真是走投无路了。天色渐晚,刘邦下了战马,刚刚在村头一株古树下休息了一会,又听到马声、人声嘈杂成一片,追兵又追上来了。怎么办?难道说我刘邦命该丧于此地?他正紧张地思索,猛然瞥见一户人家的花园里面,有一位老翁和一个年轻女子,正在辛勤劳作,整修花枝。他来不及细想,连忙走上前去,说自己是汉王刘邦手下,被人追赶,希望老翁与姑娘鼎力相救。姑娘急中生智,用手指了指园中的一个枯井,老翁会意,领刘邦躲藏在里面。战马呢?还是那位姑娘,用一根木棒狠狠地打了战马几下,战马向村外一溜烟地跑去。追兵走远了,刘邦得救了。晚上,老翁叫女儿置办酒菜为刘邦压惊。这时候,刘邦才知道老翁姓戚,是戚家村的一位花农。有一女儿,就是救了刘邦的那个姑娘。姑娘年方十八,眉目俊秀,简直是天仙一般,刘邦遂生爱慕之心,又感于戚老翁救命之恩,于是说明了他的真实身份是汉王。戚氏父女闻言,急忙双膝跪倒在地:“小民不知汉王在此,有眼不识泰山,招待不周,还望恕罪。”刘邦说道:“快快起身,我还要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呢。我如果得了天下,就封戚女为贵妃。”戚氏父女又一次叩头谢恩。戚女马上更衣,跳起了折腰舞,陪刘邦欢饮。夜色已阑,老人却也知趣,便令该女陪着汉王,入室安寝。汉王趁着酒兴,挽女同宿。戚女年已及笄,已解云情雨意,且终身得侍汉王,可望富贵,于是曲意顺承,由他宽衣解带,拥入衾中。两情缱绻,一索得男。
第二天起床,出见戚公,吃过早膳,汉王即欲辞行。戚公父女,苦留汉王再住数日,汉王道:“我军败溃,将士等不知所在,我何能在此久留?且容我往收散卒,待有大城可住,当来迎接老丈父女,决不爽约!”戚公不好强留,送别汉王。只有戚女格外生感,仅得了一宵恩爱,偏要两地分离,无限伤感,依依惜别!汉王到了此时,也未免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临别絮语,恋恋不舍。最终还是硬着心肠,嘱咐了一声珍重,出门径去。
后来刘邦安定下来之后,果然将戚女接到军中。其时吕雉与太公被项羽俘虏,刘邦与戚夫人过了两年男欢女爱的生活。两年后吕雉被放回,并且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