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倒戈相向 (第3/3页)
打还是互殴,都八成会受到嘉靖帝厌恶,今后的仕途必受影响。
如此加上此前的那些操作,鄢懋卿等于已经连上了三道保险。
何愁不能尽快致仕归乡?
与此同时。
校尉嫌弃的瞥了张裕升一眼,悄然向远处走了两步,这才回头扫视众人:
“此人说你们皆可为其佐证,谁看清了方才的情景,留下姓名以待锦衣卫问询。”
“……”
一听这话,一众新科进士顿时齐齐后退一步,抬头望天。
谁也不愿来做这个证人,毕竟尚未入仕便在北镇抚司留名,恐怕并非什么好事。
何况这件事还极有可能报到当今皇上那里。
谁要是掺和进去,万一最终的结果是各打五十大板,亦或是被皇上视作好事之人,那可就是自毁前程了。
这种几乎没有好处,却要背负风险的事,他们脑子坏了才会愿意去做?
“没人愿意佐证?”
校尉心中鄙夷,这些进士真是一科不如一科了,个个如此胆小怕事,明哲保身,如何能够治理好国家?
就在这个时候。
高拱忽然迈步上前,先是看了面如土色的张裕升一眼,又瞅了神色如常的鄢懋卿一眼,这才施礼款款而言:
“上官明鉴,此事恐怕是误会。”
“在下从头看到了尾,可以证明两人并非寻衅斗殴。”
“方才鄢懋卿与张裕升其实只是在争论一些事情,正如文人儒士辩经那般,争到激动之处时,情急之下互相拉扯了几下,故而引发了一些骚乱。”
“读书人之间的事,充其量不过是互相拉扯,断然称不上寻衅斗殴。”
欸?
一众新科进士诧异的望向高拱。
若说方才谁骂鄢懋卿骂的最凶,非他高拱莫属,甚至根本就是他起的头。
为何才这么一会功夫,他就忽然倒戈相向了?
“倒戈相向”这四个字用得贴切。
高拱此刻口口声声说什么“互相拉扯”,这不仅是在否定张裕升的说辞,亦是在替鄢懋卿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