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七十七章 打开城门!(二合一)

第七十七章 打开城门!(二合一)

    第七十七章 打开城门!(二合一) (第3/3页)

用。”

    沈炼对其施礼,从其手中接过一道金黄色的折子,抬头看了一眼城墙上的军民。

    随后小心将那折子打开,清了清嗓子,深吸一口气大声念道:

    “臣俺答谨叩头百拜,奏谢大明仁圣皇帝陛下:”

    “方今普天率土,天朝皇明为尊,实上天之元子,为华夷之正主!”

    “九夷八蛮,各受封贡,臣等生长北番,不知臣礼,近岁各部落被奸人诱引,坐失扶赏……”

    只是这一个简单的开头,便已令阳和塞一众军民振聋发聩,胸中滚热!

    臣!

    俺答自称为臣!

    这些年来,俺答每次派使者前来“请求”通贡,皆是自称“本王”,后来虽有收敛,也是自称为“小王”,何时这般自称为“臣”?

    同时使者带来的书信中更是傲慢无礼,与其说是“请求”倒不如说是“要求”,必以率军南下相挟。

    阳和塞的军民都见过俺答的使者,手纸盒带来的书信亦在塞内传播,这些事情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

    而这一次,俺答的姿态竟会如此前所未有的低?

    “……近年各边常调兵出捣,杀虏家口,赶夺马匹,边外野草尽烧,冬春人畜难过,实臣等罪恶自取……”

    “……臣弟侄子孙,均感天恩,同心内附,誓不敢再挠各边,自取天诛……”

    “……情愿拜受封职,永为藩夷,如有违犯,必遭天杀……”

    “……”

    听到这里,阳和塞军民已是内心越发震荡,几乎所有人的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任何声响,只怕错过这封国书中的任何一个字。

    国书中没有提到通贡的“请求”!

    也没有丝毫对大明的埋怨之词,反倒开始自省罪恶,发誓赌咒不再犯边!

    只请求天子垂怜封职,便甘心为大明藩属!

    这不但是归降,还是几乎没有任何条件的归降……

    这还是鞑子?

    此时此刻,几乎每一个人心中都泛起了这个相同的疑问。

    鞑子该不会是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比如内乱、天灾之类的大灾大难,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吧?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当真可喜可贺……

    但是似乎又不可能是这么回事,鞑子不久之前南下还兵强马壮,又劫掠了大明许多物资,再不济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撑不住了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臣无任感恩陈谢之至,谨奉表文,同白驼九头,白马九匹、白牛九只与金锅银锅各九顶,献上九白之贡,随表具进以闻……”

    “……望乞皇帝陛下怜悯臣悔祸之意,感恩诚心!”

    念罢,收书,沈炼傲然而立,心中同样慷慨激昂。

    这绝对堪称他有生以来念过的最美妙、最壮丽、最动人的文章!

    哪怕他年轻时跟随王阳明游学,也从未有过任何一篇文章似这封国书这般令他如此荡气回肠……

    “这……”

    周尚文与郭勋听着这封国书,亦是感觉胸中热血翻滚。

    他们完全可以想象,倘若城下的这个鞑靼王子是真的,而这封国书亦是真的,送到如今因“复套”之事争论不休的京城之后,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而当今皇上若是看到这封国书,又会是如何的喜出望外!

    这绝对会成为大明有史以来对鞑靼的历史性胜利,此事也必将载入史册,与其有关的人都将载入史册……

    可这是真的么?

    为何始终给人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

    与此同时。

    “吱嘎——吱嘎——吱嘎——”

    伴随着车轴不堪重负的痛苦呻吟,多辆牛车压出深深的辙印,缓缓停在“九白之贡”与鞑靼王子的马车之后。

    鄢懋卿从前面的牛车上跳下,高拱紧随其后,一同当着阳和塞军民的面来到沈炼身旁。

    “连个门都叫不开,你说你有什么用?”

    鄢懋卿鄙夷的瞅了沈炼一眼,而后猛然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

    “打开城门!”

    “我只数五个数,若再不开门迎接,我们便转道去隔壁的镇边塞,宁死不从阳和塞入关!”

    “这名留史册的机会,与阳和塞和你们再无干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