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磨盘 (第3/3页)
,看见布兜里的面粉,兴奋地跑过来,伸手捻了点,指尖沾着细粉,“比粮仓里的陈面粉新鲜多了!”
林砚也拿起一点面粉,放在鼻尖闻了闻,有股淡淡的麦香:“够烙三张饼的,晚上再煮点野菜汤,刚好够咱们三个吃。对了,面粉得收进铁盒里,别受潮,下次还能磨。”
下午的时候,三人把新翻的二十平米地都种上了麦种。
林砚蹲在地里,手里攥着麦种,每粒都均匀撒在土沟里。
“间距得留够,太挤了长不好,养分不够,芽眼坏的也得挑出来,种了也不出芽。”
张梅跟在后面,用小铲子轻轻盖土,动作轻得怕碰坏种子:“我哥说过,种东西得轻手轻脚,土盖太厚也不行,会闷坏种子。”苏野则在旁边挖排水沟,手里的小锄头挥得很匀,沟挖得深浅一致:“以前我妈种麦子就这么挖沟,下雨的时候水能顺着沟流走,不会淹了种子,也不会让麦种烂在土里。”
种完最后一粒麦种时,天已经快黑了,赤雾又浓了些,像层薄纱裹着农舍。
张梅去灶房准备烙饼,林砚和苏野往篱笆上再加铁皮——昨天剩下的铁皮刚好能把西边的缺口补满,那是之前腐行者撞过的地方,桩子有点松,得加固严实。锤子落在铁皮上,“砰砰”的闷响在暮色里格外实诚,每钉一下,苏野就会用手晃一晃,确认钉牢了才继续,“这地方得钉紧点,上次腐行者就是撞的这儿,别再出岔子。”
“明天得去井里挑点水。”苏野突然说,手里的锤子没停,目光落在菜地里,“麦种刚种下去,得浇透,不然出芽慢。土豆那边也得看看,土包要是裂得大了,就再松松土,别让块茎被土挤坏。”
“嗯。”林砚点头,伸手擦掉额角的汗。
【检测到麦种土壤湿度略低,需补充水分;第二批土豆生长状态稳定,土包裂缝属正常现象,无需过度干预】
面板的提示在眼前跳了跳,她没说破,只是顺着苏野的话往下接,“我跟你一起去挑水,挑两桶够浇菜的就行。
张梅守着农舍,顺便把磨好的面粉收进铁盒,别受潮。”
灶房里飘来烙饼的香气,混着葱花的味道,张梅在里面哼着童谣,调子跑了,却透着股活气。
林砚看着篱笆上钉好的铁皮,又看了看菜地里新种的麦种,心里踏实得很——麦种浇了水就能出芽,土豆再等几天也能收,日子就这么一步一步往前挪,错不了。
夜里,林砚躺在草堆上,听着苏野在院子里巡逻的脚步声,还有张梅均匀的呼吸声。
手腕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却不碍事了,她摸了摸怀里的军刀,又想起灶房里剩下的面粉——明天早上,刚好能烙两张饼当干粮,挑水的时候带着,路上饿了能吃。
天快亮时,她悄悄爬起来,往菜地里走了走。
借着晨光,能看见土豆地里的土包又鼓了些,表皮的土裂开细缝,能瞥见里面黄澄澄的块茎;麦种的土沟还保持着湿润,没干裂。
她蹲下身,指尖碰了碰土面,刚想起身,就看见苏野端着个铁皮罐走过来,里面装着温水:“早上凉,喝点水暖暖身子。刚看了磨盘,面粉收好了,铁盒盖得严实,没受潮。”
林砚接过铁皮罐,温水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得人心里发颤。“今天挑完水,给麦种浇透,再看看土豆的土缝,别让杂草长出来。”她望着东边的晨光,“磨盘也得擦一擦,下次磨面更方便。”
“嗯,我再找块碎布,把磨盘的缝擦干净,省得留着面粉招虫子。”苏野点头,目光落在麦种地里,“说不定过两天,就能看见芽尖冒出来了。”
两人并肩往回走,晨光慢慢爬过篱笆,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刚种好的麦种地里。灶房里传来张梅的声音,带着兴奋:“我把烙饼热好了,快来吃!再晚就凉了!”
林砚笑了笑,加快了脚步——新的一天开始了,挑水、浇地、等麦种出芽,还有热乎的烙饼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