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学习 (第3/3页)
室里可能就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了,而且基本都是如自己一般的年轻人。也许对于苏牧而言,这些都是新鲜的知识吧,他是听的津津有味的,并不时的将他认为重要的内容记下,而授课的老师倒也是直言不讳,对于一些话题也说的十分直白,比如在谈到突发事件责任人确定时,他甚至直白的说道,“有的时候该为领导背锅的时候就得背锅,要相信领导是不会忘记你的。”甚至为了佐证这个观点,他还提起了他曾经亲眼见过的实例,有一位领导干部曾经数上数下,每次都是为更大的领导背下了突发事件的责任而被处分,但每次过了处分期后都能在原有的位置上更进一步。而他在提到如何在突发事件中面对群众和媒体时,也直言道,“不管你平时的衣着是怎么样的,你的衣柜里必须要有一两套简朴的衣服,一旦你要去突发事件现场了,你必须把那简朴的衣服穿上,身上的所有装饰品包括手表什么都不能带,面对群众和媒体,不管人家说什么,你都要控制情绪,保持礼仪,不要头脑发热。”苏牧不得不承认,也许这些内容对于那些老同志是老生常谈了,但对于自己这样刚进入安监系统没多久的人,却是真正的宝贵的经验之谈,能让自己在处理实际工作中少走不少弯路,避免一些麻烦。
而到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这课时,来听课的人数已经更少了,甚至比工作人员都多不到哪里去了,有些人干脆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坐了。苏牧就拿着自己的座签找了一个第五排中间的位置听课了。如果说之前的课程更偏向于现场的实际处置,那么这节课的内容更多的是书面内容的传授了,让苏牧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大学里的课堂,也让苏牧第一次了解了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概念、目的、分类等等,明确了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的区别,懂得了国家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以及当面预案存在的问题。当然对于苏牧而言最重要的内容是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的讲解,毕竟不管是国家应急预案体系还是部门应急预案也好,都跟他的实际工作无关,但是企业的应急预案却是他实际工作的内容之一。在之前的工作中,他已经多次接触到了企业的应急预案,但是他总是看的不得章法,总觉得企业怎么制订都是好的,现在至少他不会觉得两眼一抹黑的去探索着做了,以后再查这块就有方向了。
至于那几个老同志,苏牧就没在上课时再见过,反倒是在一个晚上再次见到了。那天夜里,苏牧在复习完当天的学习笔记后就睡了,突然楼道里传来一阵一阵的喧哗声,一听那嘈杂的声音,苏牧就知道是有人喝醉后在发酒疯呢,毕竟这气势实在太熟悉了。苏牧被吵得实在睡不着,在默默祈祷那些人早点离开时,突然听到了一个严厉的斥责声。苏牧不由的一惊,谁这么牛啊,敢训斥喝醉酒的人,而且是在这里。苏牧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不由的下床打开房门往外偷看。苏牧看见了几个眼熟的身形,很快就回想起这几个正是座位在自己旁边的那几个老同志,而训斥他们的是一个看上去年纪比他们略小的中年男性。没多久,苏牧就发现好几个房间的房门都打开了,大家互相看看之后都没有作声,就在各自的门前看着。那个中年男人似乎也发现有这么多人在旁边看着,训斥的声音也慢慢的低下去了,而这时一名似乎资历很老的同志快步上前劝导去了。在这位老同志的劝导之下,那位中年男性才回了自己的房间,大家也就各自散去回房间睡觉了。
第二天,苏牧刚刚到教室就发现教室中的氛围跟之气大不同了,尤其是人气,课堂里又是满满的人了,而且大家都在三五一堆的在聊天。苏牧在这里没有认识的人,所以即使有着一丝好奇,但也只能走回自己的位置,只是耳朵却在不断的收集信息。也许是本就不需要保密吧,大家聊天的声音都不低,很快苏牧就搞明白了他们正在聊着昨晚的情形,才知道那昨晚那个训斥的中年男性是省局纪检组的组长,昨晚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所以住宿在培训中心的宿舍楼里,没想到碰到了这么一件事。苏牧听后不由嘀咕一句,“这到底是这个纪检组长运气不好,让他晚上没有一个好觉睡呢?还是那几位老同志倒霉,在那种情况下正好遇到了这么一个平常都得绕着走的人?”
苏牧在这次培训班上最后一次见到所有人是在最后一天下午的考试中。如同刚开始的开班动员会一样,所有人都到了,来配合最后一场戏,大家都在奋力的抄着试卷的答案,然乎交卷并在领取培训费和住宿费的发票后走人。
苏牧坐在回去的大巴车上时,不由回想整个的培训过程,也不由得怀疑省里弄这么多人去参加培训的意义到底在何?难道也是如同企业的员工安全培训一样也是为了应付检查,抑或如同那几个老同志说的是为了省里的同志能够有名义发些福利待遇?实际上看看参与培训的出勤率,就知道完全没必要搞这么大,让自己这样有兴趣的人来参加就可以了。苏牧慢慢的感到一阵的昏沉,然后就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