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 新世界 (第1/3页)
“小苏,我们出发了。”沈副局长来到苏牧宿舍的门口喊了一声。
“来了。”苏牧立即从床上起身,跟同宿舍的人说了一声就出发了。
“小苏,你跟我坐。”沈副局长直接把苏牧叫到了自己那辆车,苏牧发现除了一组的两个人外,还有两个民警、两个驾驶员,连同自己共八个人,分坐两辆检察用警车。
“去对象的公司,小徐他们在那盯着呢。”两辆车辆很快驶出了院子,向目标对象的公司而去。
“沈局,还有三公里左右到地方。”驾驶员突然说了一句。
沈副局长点了点头,然后就掏出手机:“小徐,我们马上就到,情况有变化吗?”
手机里显然传来了汇报的声音。
“那好,你们继续盯着,等我们带走人后你们照习惯再撤。”
“还在?”一组的一个人问了一句。
“还在,应该会顺利的。”沈副局长点头道。
很快两辆车就到了一幢写字楼下。“车辆不要熄火,我们一起上去。”沈副局长带着人就直奔对象的办公室而去,显然这里他们已经摸排熟悉过了。
苏牧见到这位老板时就知道这是一位从底层做起来的包工头式的老板,整个人透着一股老农民的味道,但是那份熟悉感却更加深了。
“曹老板,我们是区里纪委的,有些事想找你了解一下。”沈副局长笑呵呵的说道,而两个民警已经站在了杨老板的两侧,一组的一名组员站到了他的身后,而剩下的一名则站到了办公室的窗子一侧。苏牧跟在沈局身后,只是静静看着那位农民工式的建筑老板,看到他脸上一闪而过的慌张。那位曹老板很快恢复了镇定,点点头放下手中的东西,跟秘书说了一声“我有事出去一下”后就跟着一行人离开了办公室,被带上了警车。苏牧在上车时看到了公司不少人在窗口偷看着他们的离去。
“这次在公司带人是不得已为之,一般应该是在无其他熟人的情况下带人的。”沈副局长在车内对着苏牧说道,“因为现在这样,很快就会有很多人知道了,事情就会多了。”
“那这次为什么要这么显眼啊?”苏牧不由疑惑的问道。
“领导想打草惊蛇。”沈副局长淡淡一句,“这次带人挺顺利的,你有没有发现有什么要注意的?”
苏牧听了之后不由的一愣,刚刚他只顾着紧张以及兴奋了,根本没有想太多,只是抱着看戏的心态观察着,现在沈副局长这一问,让他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了。他看着沈副局长那带着一丝微笑的脸,大脑不由的开始拼命回想刚刚带人的整个过程,看似自言自语但像在跟回答沈副局长的问题一样,把刚刚在杨老板办公室中带人时的站位说了一遍。
“你观察的还挺仔细的,那你知道站位有什么讲究不?”沈副局长淡淡的问道。
“不清楚。为什么这么站位啊?”苏牧直白的承认了自己的无知。
“是为了安全。”沈副局长直白的回答道,“他人的四边都有人看住,防止他异动,同时有一个人控制住他与窗户之间的路线,这样为了预防万一他突破我们四边的控制从窗户跳下去。”
“从窗户跳下去?”苏牧惊讶道,“他又不是犯啥重罪,有必要从那么高的楼跳窗户吗?”
“我们是觉得没必要,但是预防万一啊,有些人就是想不开啊。”沈副局长叹息一声道,“这都是血的教训带来的要求啊,都是死过人的,所以马虎不得,以后你参与带人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这点,在任何时候,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而对象的安全更是排在首位的,出一点岔子都可能让你受处分,严重的甚至让你被你们反渎局给查处。”说到最后一句时,沈副局长反而笑了起来。
“嗯嗯,好的。”苏牧点点头明白了沈副局长的意思,也因此没有笑得出来,“对了,带人为啥用纪委的名义啊?”
“我们反贪局带人是有法律规定的,违反程序是违法的。”沈局解释道,“但是纪委没那么大的规矩,因此我们两部门合作办案,都是用纪委的名义带人。而且用纪委的名义带人还有个好处,对象有可能会认为事情不严重,在之后的谈话中有一定的可能性能够更好的配合。”
回到办案点后,一组的两名组员在两名民警的配合下,将对象带往一楼的一号谈话室。苏牧跟着进入办案点后,想了想后没有回自己的宿舍,而是直接去了二楼的监控室,他很好奇对象到了之后第一步是要做些啥。
苏牧一进监控室就发现张副检察长、傅常委、周局等人都在,不由得感到有点尴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了。
“小苏,进来吧。这里你们都是能进的,你空了没事的时候正好可以陪陪凌强,还能学习学习跟对象的谈话技巧。”傅常委看到了进退两难的苏牧后笑着对苏牧说道,并指了指一旁的一位年纪比苏牧稍大的男同志,“凌强是这次案件的安全员,负责监控室。”
苏牧顺着傅常委的指向看了过去,跟那位被傅常委称作凌强的人互相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苏牧乖巧的点点头答谢后找了一个靠边的座位坐下,发现对象已经在一组的注视下在认真的填表。苏牧没有敢多问,只能秉承多看多学的原则默默旁观。其他人也没有管他,
“他填的表你下午上班的时候就能看到了,都是一些常规表,用来登记对象的个人情况、家庭关系、财产情况等,当然还有一张表是用来登记对象现在就愿意说的那些他与那些党员领导干部之间不正当经济往来的。”后面进来的沈副局长对着苏牧解释道。
表格登记完毕后,那位曹老板就在工作人员的监视下按照规矩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