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 > 第22章 李楚,是在替皇太后试探

第22章 李楚,是在替皇太后试探

    第22章 李楚,是在替皇太后试探 (第3/3页)

皆是一怔,随即领命告退。

    大殿之内,重归寂静。

    韩川看着孙敬离去时那道挺拔的背影,以及他最后投来那道意味深长的目光。

    这个孙敬,比他想象的还要有意思。

    群臣退去。

    空旷的诰天殿,愈发显得阴冷而寂寥。

    御座之上,韩川小小的身影一动不动。

    那卷明黄的锦帛,被赵德小心翼翼地捧了回来,安静地躺在御案一角。

    良久,久到赵德以为这位年幼的嗣皇帝已经睡着了,一个清冷得不似孩童的声音,才幽幽响起。

    “那个孙敬……是什么来头?”

    赵德的身子几不可察地一颤,连忙躬身,声音压得比刚才还低。

    “回嗣皇帝,孙给事中名敬,海云人士,乃是仁宗三十年,钦点的状元郎。”

    “状元郎……”

    韩川重复着这三个字,心中了然。

    海云,那可是个文风鼎盛的好地方。

    他心中豁然开朗。

    仁宗皇帝,正是那位力排众议,开创了科举取士先河的英主。

    在此之前,大梁的官吏选拔,靠的是世家门阀的举荐和评议,权力牢牢掌握在那些盘根错节的旧贵族手中。

    而如今朝堂之上,势力最庞大、根基最深厚的旧贵族,不就是太皇太后陈珍儿背后的关东军?

    科举,就是一把劈向他们权柄根基的利剑。

    孙敬,一个寒门出身的状元,他天生就站在了旧勋贵集团的对立面。

    韩川勾唇一笑。

    真是讽刺,无论是在他前世的那个世界,还是在这大梁王朝,阶级的壁垒,永远是那般坚固而清晰。

    “状元郎,确实是人中龙凤。”

    韩川指尖轻敲着龙椅的扶手,发出笃笃的轻响,“可即便如此,如此年轻便官至门下省给事中,这晋升之路,未免也太顺遂了。”

    赵德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复杂,是敬畏,是惋叹,还夹杂着连他自己都说不清的忌惮。

    他犹豫了片刻,才用近乎耳语的音量继续。

    “嗣皇帝有所不知……孙大人当年殿试,呈上了一篇策论,名为《均田疏》,石破天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