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 第3章 以江湖的方式

第3章 以江湖的方式

    第3章 以江湖的方式 (第2/3页)

联起来了。

    吴福生可能是因为当初找周景明探听金矿位置被拒绝而心存怨念,也可能是还想着从周景明身上得到一些金矿信息,利诱不成,直接强取,所以才有了这次坑害。

    不用说,上辈子遗失的那个双肩包,必然也落入他们手里。

    每一个从地质队离开的勘探员,都是极好的拉拢对象,虽然有保密协议,但大都藏有能立马换一大笔钱的“私货”,这是不争的事实。

    何况,周景明不是普通勘探员,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员,知道得更多,他带着的小笔记本里,也藏有私货。

    对于地质队而言,找到金矿,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金矿的品位要足够高,二是得有相当的储量,才具备开采条件。

    所谓金矿品位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矿石中黄金的含量。

    金的品位通常用克每吨表示,一般常用一克每吨作为边界品位,大于一克每吨的矿体就可以作为工业矿体,开发成本与利润相当。

    低于这个品位,很多时候就是亏本的买卖,不会进行规模开采。

    换句话说,金矿品位够高,可能十天半月就会采完,或是储量够大,但每天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却开采不出相应价值的金子,都是不划算的。

    周景明很清楚,那种好的矿源不能动,也轮不到自己去动,但不妨碍他记录一些品位高储量低的地儿。

    这样的金窝子,对于非正规军的淘金客来说,更有价值。

    金子,谁不爱?

    周景明也眼馋,也会有些小心思。

    当然,他不可能蠢到将那些位置明显地标记出来,只是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一些去过的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一些特别但不显眼的标志,将线路、大概位置隐藏其中。

    翻开日记,里边的内容更像是一篇篇普普通通的旅游游记。

    也正是因此,离开地质队接受检查的时候,检查人员也没能从笔记本的内容中看出端倪,才被周景明带了出来。

    那笔记本落入吴福生之手,他从一个普通淘金客混成了一个金老板,很有可能,他从得到的笔记本里摸索出一些东西来了。

    既然吴福生是出没阿勒泰地区的淘金客,去到阿勒泰,有的是遇到的机会,就即使没遇到,周景明也有办法打探出来。

    他也就不急于在锦官城这样不方便行事的地方解决问题。

    阿勒泰那荒漠、戈壁、雪岭、草原夹杂,甚至数百里不见人烟的地方,有着独属淘金客的疯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