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 第一百二十六章 白家庄之行(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白家庄之行(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白家庄之行(三) (第1/3页)

    小院东侧的柴垛旁,劈柴小组正式开工。林晓安和段雪平摩拳擦掌,各自挑选了一把看起来最结实的斧头。林晓安深吸一口气,学着记忆中模糊的影像,将一根碗口粗的木头立在树墩做的砧板上,抡圆了斧头狠狠劈下!

    “哐!”一声闷响,斧刃歪斜着砍进了木头边缘,卡住了,木头只是被削掉一小块,并未劈开。巨大的反震力震得林晓安虎口发麻,哎呦一声松开了手。

    段雪平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他力度不够,一斧头下去,木头只是晃了晃,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印。他不信邪,又连续劈了好几下,木头被砍得“伤痕累累”,却顽强地不肯分开。有一次他甚至劈空了,斧头擦着木头边缘砸在泥地上,溅起一小撮泥土,差点带倒自己。

    站在一旁观摩的陈秋铭看得直摇头,忍不住笑道:“我说二位‘公子哥’,这农村的活计,看来是真不擅长啊?这斧头到了你们手里,怎么就跟绣花针似的,有劲使不上呢?”

    林晓安甩着震疼的手,哭丧着脸:“铭哥,这看着简单,怎么这么难啊!这木头也太倔了!”

    段雪平也喘着气点头:“比做数学题难多了...”

    反观另一边的李一泽,却显得游刃有余。他挑的斧头并不最重,但用起来却格外顺手。只见他打量了一眼木头的纹理,将其稳稳立在砧板中央,并未用蛮力高高抡起,而是手臂带动手腕,发力短促而精准。

    “啪!”一声清脆的裂响,木头应声而裂,干脆利落地分成两半。他动作不停,将半片木头再次立起,调整角度,又是干脆的一斧头...很快,他脚边就整齐地摞起了一小堆劈好的柴火,大小均匀,断面平整。

    林晓安看得目瞪口呆,也顾不上手疼了,凑过去惊叹道:“泽哥!可以啊!深藏不露啊!你这手法也太专业了吧!”

    段雪平也投来佩服的目光:“泽哥,快教教我们吧,这活儿看着简单,门道在哪啊?”

    李一泽停下动作,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细汗,脸上露出一丝平时少见的、带着点朴实意味的笑容:“这有什么专业的。我就是农村孩子,从小这些活干惯了。庄家园里,砍柴挑水、喂猪放牛,没有不会的。劈柴算是里面最简单的了。”

    他拿起一根新木头,开始示范讲解:“关键不是用死力气。首先得看准木头的纹理,顺着纹路劈,省力又容易开。”他指着木头表面的纹路,“像这根,纹路是斜着的,你得从这个角度下斧。”他调整了一下木头的方向。

    “然后,站姿要稳,脚分开点。手不要握死斧柄,留点余地,主要是靠腰腹和手臂带动的那一下寸劲,不是全靠胳膊抡。”他一边说,一边放慢动作演示,“看,就这样...手腕带一下,发力...走!”

    “啪!”又是一声脆响,木头应声裂开。

    “最后,眼睛要盯着要劈的地方,别怕,果断点。”李一泽补充道。

    林晓安和段雪平恍然大悟,依葫芦画瓢地尝试起来。虽然动作依旧笨拙,力度和角度掌握得还不是那么好,偶尔还是会劈歪或者只劈开一小半,但总算不再是徒劳无功,开始有像样的柴火被劈出来了。

    “哎!成了!”林晓安成功劈开一根,兴奋地喊道。

    “好像找到点感觉了!”段雪平也抹了把汗,脸上露出了笑容。

    李一泽看着他们的进步,点了点头:“对,就这样,多练练就好了。熟能生巧。”

    与此同时,后山的坡地上,挖野菜小组在王春雨的带领下,正埋头苦干。春风和煦,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

    王春雨先是熟练地挖了几棵蒲公英,举起给大家看:“大家看,这就是婆婆丁。叶子是这样的锯齿状,贴地生长,中间会抽出这样的花茎,开了花就是黄色的小花,很好认。挖的时候,小铲子要斜着插进去,尽量把它完整的根挖出来,这根洗干净了也能泡水喝,清热很好的。”

    聪明的金叶子观察得最仔细,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她找到一棵,小心下铲,轻轻一撬,一棵完整的、带着长长白根的婆婆丁就被挖了出来。“王老师,您看是这样吗?”她举起成果,脸上带着求知的认真。

    王春雨接过看了看,赞许地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