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浪漫之旅(四) (第1/3页)
清晨五点半,闹钟还未响起,陈秋铭便自然醒了。窗外,滨城的天色已蒙蒙亮,不同于内陆城市,这里的晨曦带着一种水汽氤氲的灰蓝色调。他侧身看着身旁的黎晓知,她依然睡得香甜,鼻息均匀。陈秋铭没有立刻叫醒她,而是轻轻起身,拉开窗帘一角。酒店位于相对较高的楼层,视野开阔,虽然还看不到大海,但空气中那股独特的、带着咸腥和湿润的气息已经隐隐透了进来,预示着海洋的近在咫尺。
两人在酒店餐厅简单用过早餐——陈秋铭特意多拿了些水果和酸奶,他知道黎晓知喜欢——便背上轻便的行囊,坐上前往星海公园的公交车。清晨的滨城街道,车辆行人尚稀,公交车上多是提着菜篮子的老人和少数像他们一样的游客。车子晃晃悠悠,窗外的建筑逐渐变得低矮,海风的气息也越来越浓烈。
一下车,那股浩瀚无边的蔚蓝便毫无防备地撞入了眼帘。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站在海边,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带着轰鸣般潮声的广阔,陈秋铭的心还是被深深震撼了。他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深吸了一口咸腥而清冷的空气。
黎晓知已经兴奋地跑向了沙滩,回头见他愣在原地,挥手喊道:“铭!快来看啊!大海!”
陈秋铭这才迈开步子,走向那片金色的沙滩。他今天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立领夹克衫和一条合身的黑色休闲裤,站在潮湿的沙地上,海风立刻吹乱了他那标志性的灰白头发。他极目远眺,眼前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蔚蓝,海水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亿万片碎金,波涛一层层涌来,拍打在礁石和沙滩上,发出低沉而永恒的轰响。
这就是大海。陈秋铭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不真实感。他走过不少地方,见过高山平原,闯过人情世故,自认内心也算装着天下,但此刻,面对这天地间最原始的造物之一,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人类的所有雄心、烦恼、爱恨情仇,在这片亘古不变、吞吐日月的大海面前,仿佛都成了微不足道的浪花。他的思绪飘得很远,想到了海的尽头,那片被称为朝鲜半岛的土地,想到了更遥远的大洋彼岸,想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想到了生命的起源与归宿……一种混合着敬畏、释然和淡淡哲学意味的情绪,在他胸中弥漫开来。
就在这时,黎晓知悄悄举起手机,对准了凝望大海出神的陈秋铭。镜头里,他挺拔的背影显得有些孤独,深邃的目光投向远方,海风吹起他的衣角和发丝,背景是无限辽阔的海天一色。“咔嚓”一声,这充满故事感的一瞬被永恒定格。
陈秋铭回过神来,转身看到黎晓知在拍照,笑了笑。黎晓知跑过来,把照片给他看:“你看!你刚才的样子,好像在思考宇宙大事!”
陈秋铭看着照片中的自己,也觉得有些陌生,他揽过黎晓知的肩膀:“是啊,站在大海面前,忍不住会想很多。来,我们多拍几张。”
他们以波澜壮阔的大海为背景,拍了许多合照。陈秋铭索性直接坐在了沙滩上,黎晓知也挨着他坐下,依偎在他身边。沙子还带着夜间的凉意,但阳光已经渐渐有了温度。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大海,”黎晓知把头靠在陈秋铭肩上,轻声说,“比想象中还要壮观,感觉心情都变开阔了。”
陈秋铭握住她的手:“我也是。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走了这么多地方,却一直阴差阳错,从来没到过海边。今天总算圆了一个梦。”
“这是什么海啊?”黎晓知问。
“这是黄海,”陈秋铭指着远方,“你看,那个方向,海的对面就是朝鲜半岛。”
“哦!黄海!”黎晓知眼睛一亮,“那我以后还想去韩国玩呢!”
“好啊,以后有机会的。”陈秋铭笑道,“我还打算自学一下韩语呢,说不定能用上。”
黎晓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虽然我是朝鲜族,但我其实不太会说朝鲜语,家里从小就说汉语的。”
“说起来,”陈秋铭像是想起了什么,“我也有点朝鲜族血统。我姥姥就是朝鲜族,我小时候还见过她家那种传统的朝鲜族大锅呢,挺有意思的。不过我不和姥姥一起生活,所以对朝鲜族的习俗啊语言啊,也基本不了解。”
黎晓知听了,颇感意外,随即兴奋地拿出手机,翻找相册:“你看!我这儿有照片!”她找出几张自己穿着鲜艳朝鲜族传统服装的照片。照片上的她,裙裾飘飘,上衣是清新的浅绿色,头发盘起,戴着精致的头饰,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在传统服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婉秀美,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古典韵味。
陈秋铭看得眼睛都直了,接过手机仔细端详,赞叹道:“真好看!太美了!快,把这几张照片发给我!”他顿了顿,看着黎晓知,语气认真地说,“等我们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拍一组朝鲜族服装的婚纱照,就这么说定了!”
黎晓知的脸一下子红了,心里却甜丝丝的,用力点了点头。
两人就那样静静地坐在海边,看着潮起潮落,海鸥飞翔,天南海北地闲聊着,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静谧时光。阳光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