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成人礼 (第2/3页)
完成换届工作。所以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我们法律系辩论社下届负责人的人选问题。”
江芸接过话头:“辩论社是我们法律系的招牌社团,是展示我们系学生思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窗口。过去一年在翁斯桐老师的辛苦指导下,开展了‘法理争鸣’系列辩论赛、参与校际交流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反响。这次换届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选出有能力、有热情、能服众的同学来挑起这副担子。”她看向翁斯桐,“翁老师,你长期指导社团,对社员们比较了解,对于社长人选,有什么建议?”
翁斯桐坐直了身体,说道:“我结合过去一年对社团成员的观察,也和几位社团骨干进行过沟通,目前建议由法律四班的李一泽同学,作为下届辩论社社长的候选人,请各位老师审议。”
“李一泽?”潘禹会几乎是立刻皱起了眉头,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认同,“就是那个平时吊儿郎当,总是戴着个耳机,校服穿得歪七扭八,走路都没个正形的学生?我记得他,印象很深刻嘛!这种散漫惯了的学生,能担当起社团负责人的重任?我看不太稳妥。”他边说边摇头,目光扫向陈秋铭,带着质疑。
陈秋铭早已料到潘禹会有此反应,他不慌不忙地开口,语气平和却坚定:“潘主任,您说的可能是李一泽同学过去留给您的印象。确实,他以前在纪律方面比较随性。但是,人是会成长和改变的。特别是这学期以来,在他自身努力和金叶子同学的影响下,尤其是在担任班级纪律委员之后,他的转变非常明显。现在,他不仅是班级纪律的遵守者,更是维护者,可以说是班级里遵规守纪的模范之一。我们不能总用老眼光看人。”
潘禹会哼了一声:“就算纪律上有所改善,但我总觉得这孩子身上带着一股……匪气。把辩论社这么重要的社团交给他,万一他搞些江湖路数,拉帮结派,岂不是把社团风气带坏了?”
陈秋铭微微一笑,反驳道:“潘主任,有‘匪气’未必就是坏事。有时候,这种不拘一格的性格反而蕴含着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一身‘匪气’,但不按常理出牌,带兵打仗办法多,把独立团带得风生水起。辩论社也需要有活力、有想法的领头人。我觉得,如果把辩论社交给李一泽,说不定他能打破常规,给社团带来新的活力和局面。”
翁斯桐赶紧附和:“陈老师说得很有道理。我观察李一泽在社团里的表现,他确实很有想法。比如他现在担任社团辩论队负责人,主要负责辩论队的训练和日常事务,不仅在辩论技巧上能起到核心作用,在团队建设和管理上也很有一套。他提出的‘梯队式’培养模式,让社团里的四支辩论队形成了良性的竞争和衔接,效果很好,社员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娄越也开口了,她语气温和却有力:“李一泽这孩子在社团的具体表现我不太了解,但我可以说说他的人品。上次在体育场,他和金叶子同学一起,看到我家毛毛差点被足球砸中,毫不犹豫就冲上去保护了孩子。我觉得,一个本性善良、有责任感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让人意外的是,温宜也罕见地发表了意见,她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回忆:“李一泽这孩子……本性是朴实善良的,我过去其实……并不讨厌他。就是以前心思不在学习上,成绩总是垫底。现在不知道学习怎么样了?”她说着,目光转向陈秋铭。
陈秋铭立刻回答:“李一泽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在班里是并列第十五名,进步非常大。”
温宜点了点头,简单地说:“那我觉得,让他当辩论社社长,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潘禹会没想到连温宜都站出来支持,看到各位老师意见如此统一,他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摆了摆手,语气有些悻悻然:“既然各位老师都这么看好他,那我也没有什么意见了。希望他真能像陈老师说的那样,给辩论社带来新气象吧。”
江芸见意见统一,便拍板决定:“好,那就这么定了。确定李一泽同学为辩论社下届社长的候选人选,请翁斯桐老师按照社团章程,尽快组织完成选举程序。”
“好的,江主任。”翁斯桐应下,然后他又提出一个建议,“江主任,还有一件事。我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并非法律科班出身。指导辩论社的日常事务还行,但涉及到具体的法律专业知识、案例剖析和辩论技巧中的法理运用,我总觉得有些吃力,怕指导不到位。建议系里能否再指派一位法律专业功底扎实的老师,和我一起指导社团工作,这样更能提升我们辩论社的专业水平。”
江芸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将目光投向陈秋铭:“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专业指导确实需要加强。我看,就陈秋铭老师吧。陈老师是法律科班出身,又有多年在新州担任侦查员的实践经验,不仅是法律的研究者,更是法律的实践者,理论和实战经验都很丰富。由你和翁老师共同指导,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陈秋铭没想到任务这么快就落到自己头上,他本想推辞一下,毕竟班主任工作已经千头万绪,但看到江芸信任的目光和翁斯桐期待的眼神,他沉吟片刻,便爽快应承下来:“感谢江主任和系里的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