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返榆城大学 (第3/3页)
两人刷了身份证,顺利通过闸机,走进了阔别多年的校园。
脚下的路还是那条路,两旁的树木却更加高大茂密了。陈秋铭指着路边一个精心修剪的花坛说:“这里原来修了个花坛啊?我记得我当年上学的时候,这里还用围挡围着在施工呢,当时传言可多了,有的说要盖新教学楼,有的说要建地下停车场,还有的说要弄个喷泉广场什么的。”
黎晓知看了看,说:“是啊,据说最初的规划确实是个音乐喷泉,但是后来据说经费不足,就改成现在这个花坛了。”
“好吧,”陈秋铭笑了笑,“看来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点差距。”
两人信步走到学校的中心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雕像。陈秋铭仰头看着,感慨道:“陶行知先生的雕像还在这里啊,看起来还挺新的,跟刚立起来似的。”
黎晓知说:“听说已经换过新的了,不是我们当年见过的那个了。”
“我说呢,”陈秋铭点点头,“旧的那个据说还是从老校区搬过来的,用了二十多年了,也该换了。”他指着雕像说,“对了,我们班当年拍毕业照,就是以这个雕像为背景的。”
“我们也是。”黎晓知轻声说。
“好吧,”陈秋铭叹了口气,“看来这算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保留项目了。”
他们绕过广场,走进后面的一栋教学楼。陈秋铭打量着有些熟悉的内部结构,努力回忆着:“这个楼我记得,好像叫……E座来着?”
黎晓知说:“后来改名了,改了好几次,我也记不清了。反正现在是理科楼,我学文的,很少来这边。”
“不对吧?”陈秋铭有些疑惑,“我记得当年我们社团搞活动,经常借这个楼的教室啊。”
黎晓知解释道:“那是因为当时新的文科楼还没建好,文科理科都混用这几栋楼。你毕业没多久,新的文科楼就投入使用了,自然就分开了。”
两人一边聊着过往,一边不知不觉沿着楼梯走到了顶楼。然而,通往天台的门被一把崭新的铁锁牢牢锁住了。
陈秋铭有些失望地拍了拍冰冷的铁门:“这楼顶居然被封上了?我记得当年是可以上去的。楼顶的视野特别好,几乎能俯瞰整个大学城。每次一到期末考试前,我和张得民、赵洁俊他们,就会偷偷溜到顶楼去复习,又安静,风景又好,没人打扰。”
黎晓知说:“据说好像是出于安全考虑吧,怕有学生想不开……”
陈秋铭闻言,有些不以为然地皱了皱眉:“扯淡。要真想不开,从哪还跳不下去?教学楼窗户不都开着?这就是典型的不作为,懒政怠政!因噎废食!”
黎晓知看着他突然有些激动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拉了拉他的胳膊:“行了行了,我的陈老师,收起你那愤青的劲头吧。都毕业多少年了,还跟学校较什么真。”
陈秋铭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自嘲地笑了笑,指着通往天台的楼梯拐角处,那里堆放着一些清洁工具,相对隐蔽:“小四,你记不记得,有一次咱俩偷偷跑到这儿来……约会,结果被不知道哪个系的两个冒失鬼学生撞见了,那俩家伙还怪叫一声,当时可把我吓一跳。”
黎晓知的脸又微微红了一下,嗔怪地白了他一眼:“你还说呢!约会也不找个好地方,非得跑这犄角旮旯、灰突突的地方。”
陈秋铭嘿嘿一笑,压低声音说:“别的地方……不是不方便嘛,人多眼杂的。”
“你就知道想那些不正经的!”黎晓知又捶了他一下,但力道很轻,与其说是责怪,不如说是娇嗔。
然而,在这看似轻松的打闹和怀旧的氛围之下,陈秋铭心中的那份不安,却像背景音里低沉的钢琴曲调,始终萦绕不散。他清晰地感觉到,黎晓知今天所有的“安排”和“重现”,都像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告别仪式。她试图用过去的甜蜜,来掩盖某种即将到来的、她难以启齿的现实。而榆城大学这片承载了他们最初爱情的土地,此刻仿佛也弥漫着一种物是人非的伤感气息。阴沉的天空,终于开始飘落下细密的雨丝,打湿了教学楼的窗玻璃,也模糊了窗外熟悉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