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启航 第9章 变异的检测器 (第3/3页)
测量物品放进扫描区。”
孙浩将扫描头对准那个引线,只听见“叮!”的一声轻响,界面转换成绿屏。
一行行字符跳动,随即便出现了一张引线的图片,在图片上用标注线标注出了各种外观尺寸!同时下方持续出现数据,整个过程还不到5秒!
之前那台检测器,最快的出结果时间要几分钟,而且还不稳定。
有些数据和万工显测出来出入很大,特别是一些相对复杂的尺寸。
结果就造成了那个检测器测一遍,万工显还要再测一遍,反倒是耽搁了时间,变得很鸡肋。
后来才知道是扫描头的成像精度有问题,后面虽然有改良的升级版,但厂子里再没买过,实在是第一次买的太坑爹!
现在孙浩暂时无法判断刚才测出来的尺寸的准确度,但这个测量速度实在是惊人。
人工检测在正常生产中,用万工显测量,只是捡几个主要尺寸测量,即便这样,测一个产品也要三五分钟。
如果是新模首检件,那所有尺寸都要测,动辄要一两个小时,如果这检测器准确度能过关,那这个效率就恐怖了,那是数十百倍的提升!
孙浩定了定神,这是检测器原有的功能,他现在更感兴趣的是多出来的那些东西。
他点开了分析诊断—材料成分与应力分析。
屏幕上跳出提示:“是否选用21:34:17扫描收集的数据?Y/N”
孙浩看了下时间,现在是21:39,显然仪器提示的是刚才那个扫描件。
他选了Y。
屏幕再度出现绿屏,白色的字符跳跃。
这次时间稍微久了点,大概10秒,开始输出文字:
“材质:194铜带(劣质)
成分构成:铜(Cu)97.4%,铁(Fe)2.1%,磷(P)0.15%……
异常杂质:镍(Ni)0.25%(超标)……
分析结论:杂质含量过高,导电性及耐热性下降,易熔断。
优化建议:更换符合IEC-60317标准的铜材......”
后面给出了优化配比数据!
孙浩看得目瞪口呆,这.....二十秒的时间,材料厂家的配方底裤便给扒了下来?还给出了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