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荒地生芽,旧隙新裂 (第1/3页)
流民开垦荒地的消息传出去时,京城里骂声一片。御史在朝堂上叩首流血,说“陛下引妖物入民间,是要遭天谴的”;勋贵们聚在茶馆里嚼舌根,说“那些泥腿子种了洋番薯,怕是要反了”。
陈默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的争吵,指尖在御座扶手上轻轻敲着。这具身体的原主脾气暴,以前遇到这种事,早把御史拖下去打板子了,可他耐着性子听完,只淡淡说了句:“秋收后,再看分晓。”
退朝后,他去了趟御花园的试验田。新种的土豆已经冒出绿油油的芽,像一群怯生生的孩子。李德全在旁边嘀咕:“陛下,昨天有个老太监偷偷在田边烧纸,说要‘驱邪’。”
陈默没说话,蹲下身摸了摸泥土。土是湿的,带着点腥气,比龙椅上的锦垫实在多了。他想起前公司推新产品时,也被同行骂“异想天开”,直到销量破了纪录,质疑声才慢慢歇了。现在的土豆,就像当年那个没人看好的新产品,得用结果说话。
“让侍卫看好这片田,”他站起身,龙袍的后摆沾了块泥,“谁再捣乱,不用上报,直接扔进天牢。” 这次,他没压着脾气——有些时候,原主的雷霆手段,比他的“讲道理”管用。
赵磊查滇王船坞的事,碰了个硬钉子。江南巡抚送来的密信里说,滇王的儿子把船坞藏在了太湖深处,四周都是私兵,连只鸟都飞不进去。
“这老狐狸,比太后还能藏。”赵磊把密信拍在桌上,烟盒里的烟只剩最后一根了。他最近总觉得嗓子干,不是烟瘾,是急的——滇王的战船据说快造好了,再查不出来,怕是要出大事。
书童端来一碗冰糖雪梨,是苏晴让人送来的,说“润嗓子,比抽烟强”。赵磊舀了一勺,甜得发腻——这身体的原主嗜甜,他却觉得齁,还是想念咖啡的苦。
“对了,”他突然想起什么,“上次查蜀王当铺时,账册上记着‘太湖松木三千根’,当时以为是盖宅子,现在想来……松木是造船的好材料。” 他抓起毛笔,想把这条线索记下来,手腕却抖了一下——这几天熬夜查账,现代的颈椎旧伤犯了,疼得他直皱眉。
“去,把江南所有松木商的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