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织锦传信,丝线里的千里音 (第1/3页)
(一)云锦里的“密码”
西域的商队刚过玉门关,林薇派去的绣娘就抱着匹云锦赶来了。驼队的铃铛在戈壁滩上响得脆,绣娘掀开云锦的一角,阳光照在上面,金线绣的“胤”字记号亮得晃眼——这是给波斯商队的“回信”,却没一个字,只有满幅的花纹。
“这……这就是大胤的‘国书’?”波斯商队的首领哈默德摸着胡须,看着云锦上的图案发愣。左边是玉米缠在织机上,右边是水车连着船帆,中间用绿线绣着条蜿蜒的河,河面上漂着片叶子,叶子上落着只蜜蜂。
随行的西域老匠人(阿吉的师父)眯着眼看了半晌,突然笑了:“哈默德首领,这是‘越式章法’的信。玉米缠织机,是说‘用你们的织布机技术换玉米种子’;水车连船帆,是‘开通河西走廊的水运航线’;河上的叶子带蜜蜂,是‘春天播种时,我们派工匠去波斯’——这比写字清楚多了,就算不懂汉文,也能看明白。”
哈默德恍然大悟,赶紧让人取出他们带来的“礼物”——匹波斯地毯,上面织着葡萄藤缠着火炉,炉子里飘出香气。老匠人一看就懂:“这是说‘用葡萄酿酒技术换你们的暖炉工艺’,还说‘秋天就能出第一批酒’。”
绣娘把云锦卷起来,塞进特制的木盒里:“首领,我们娘娘说,以后就用这‘织锦信’往来。你们要是想增派人手,就绣三只骆驼;要是想改时间,就把太阳绣成月亮——这叫‘视觉密码’,比书信安全,还不怕路上被人拆看。”
哈默德连连点头,看着驼队载着云锦和地毯远去,突然觉得这丝线比笔墨靠谱多了。戈壁滩的风卷着沙粒掠过地毯,葡萄藤的纹路在风中轻轻晃动,像在悄悄说:原来不用懂彼此的话,也能做朋友。
(二)宫廷里的“绣样库”
林薇的绣房里,新添了个紫檀木柜,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绣样,每个样卡上都贴着标签:“玉米缠织机——技术交换”“三只骆驼——增派人手”“太阳换月亮——改期”……赵磊进来时,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