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校长室的心声 (第3/3页)
文数字!要知道,当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一万多元。
这笔财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在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已经站在了财富金字塔的最顶端!股神?这个称号似乎都显得不够分量了!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办公室,时间仿佛凝固了。只有墙上挂钟的秒针在“滴答、滴答”地走着,提醒着人们现实的流逝。
校长首先从巨大的冲击中找回一丝理智,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和确认:“毅飞同学,你……你确定这个数字?没有计算错误?或者……有其他解释?”
他的语气并非质疑人品,而是这事实本身太过超越常理,让人本能地需要反复确认。
李毅飞理解领导们的难以置信。他没有多言,直接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动作利落地登录了几个不同的证券交易平台和资产管理后台。
他没有展示具体的操作记录,而是直接调出了几个关键账户的总资产概览页面,并将屏幕转向四位领导。
“各位领导请看,这是主要几个账户的实时总资产估值汇总,数据由交易系统和托管银行提供。”李毅飞平静地说道。
四颗头颅立刻凑近了屏幕。那屏幕上显示的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以及后面跟着的清晰无误的货币单位“CNY”,像一道强烈的电流,瞬间击穿了所有残存的怀疑。
他们看到了不同市场、不同账户下那累积起来足以撼动人心的天文数字。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所见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远比听闻更加震撼!
“这……”
“老天爷……”
“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
办公室里再次响起压抑不住的惊叹声。四位领导的目光在屏幕和李毅飞年轻而平静的脸庞之间反复游移。
最终,所有的震惊都化为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眼前这个学生,不仅拥有着顶尖的学术智慧,更具备着一种近乎点石成金的、神乎其技的经济实践能力!他就是一个行走的金融奇迹!
书记缓缓坐直身体,深深地看了李毅飞一眼,那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震撼、欣赏、期许,还有一丝对这份巨大能量如何引导的慎重。
他打破了沉默,问出了一个关乎未来的核心问题:“毅飞,你……拥有如此惊人的财富和超乎常人的能力,你对未来,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和想法吗?”
问题回归到人生选择。李毅飞的神情变得格外认真和庄重。他早已深思熟虑过这个问题。
“各位领导、老师,”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超越年龄的沉稳,“这个问题,我确实反复思考过很多次。
对我来说,在燕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各领域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生活中,也幸运地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
然而,我时常在想,如果拥有了这些知识和财富,仅仅是为了个人去创办一家公司,追求更大的商业成功和更多的利润,那是否……辜负了国家对我的培养,也辜负了母校燕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四位凝神倾听的领导,继续道:“现在,这些财富对我个人和家庭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了‘够用’的范畴,几辈子也消耗不完。
物质上的丰裕,不应该成为人生的终点。我时常感念于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感念于学校提供的顶尖平台和师长们的悉心栽培。
因此,我觉得自己肩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应该运用所学所能,回馈国家和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全体人民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清晰地吐出了自己的志向:“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的理想和规划是:考取中央选调生,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从基层做起,投身于国家治理和公共服务事业之中。
我希望能用自己所学为国家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话音落下,办公室里再次陷入安静。但这次不再是震惊的沉默,而是被一种深沉的感动和由衷的赞许所取代。
校长、书记、伊院长、陈院长,四位阅历深厚的领导者,此刻看向李毅飞的目光,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和激赏。
他们从他的话语中,听到的不是少年得志的轻狂,而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在拥有如此巨额财富后,依然选择投身清苦且责任重大的公共服务,这份赤子之心,尤为珍贵。他的选择,完美契合了国家对于栋梁之才的期望。
几位领导再次默契地交换了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肯定的光芒。
校长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极其满意的笑容:“好!说得好!毅飞同学,你的志向和格局,让我们深感欣慰,也深受鼓舞!”
书记紧接着补充道,语气郑重而充满期许:“立意高远,心系家国!这正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青年才俊的模样!中央选调生的道路,非常适合你!以你的学识、能力和这份赤诚之心,完全有资格,学校也必将全力支持你的申请和推荐!”
书记的目光充满信任和鼓励:“还有两年时间,你要继续稳扎稳打,在法学、医学以及其他你感兴趣的领域也要深入钻研,融会贯通。
知识面越广,根基越深,未来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我们希望,两年后,能在你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亲自见证你学术生涯的又一个巅峰时刻!”
李毅飞站起身,面向四位师长领导,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的脸上洋溢着坚定和自信的光芒:“请各位领导、老师放心!我在此郑重承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定当更加刻苦努力,不断巩固、拓展、深化所学知识,绝不会有丝毫懈怠!我会时刻铭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训,为自己的梦想,为不负学校的培养,为能早日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全力以赴,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