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42 章 考试开始

第 42 章 考试开始

    第 42 章 考试开始 (第2/3页)

    他要对得起脚下的土地,对得起燕京大学的培养,更要对得起自己心中那份“为国为民”的庄重承诺。

    他早已想透:未来的路,他绝不会因职位不高而后悔,只会因辜负了职责和信任而抱憾终生。这份觉悟,是经历风雨后淬炼出的坚定内核。

    “叮铃铃——”预备铃声响起,划破了走廊的嘈杂。考生们鱼贯而入,寻找座位。李毅飞的位置靠窗。

    他安静坐下,将准考证和身份证整齐摆放在桌角右上角。窗外依旧是灰蒙蒙的天。教室里暖气充足,驱散了寒意,却也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

    多数考生坐下后立刻又捧起资料,嘴唇无声翕动,做着最后的努力。能坐在这里的,都是各校的佼佼者,承载着期望与抱负。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味和紧绷的寂静。

    李毅飞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一张张年轻专注、甚至带着焦虑的脸庞。他的心态异常平稳,带着一丝审视。

    他在想:“这满屋的考生,最终会有多少人能真正进入部委?又有多少人会走向省市基层?在漫长岁月和复杂环境的考验下,最终还能有多少人,记得今日的抱负,成为真正为民服务的公仆?

    又有多少,会逐渐迷失方向?”过往的见闻和现实的逻辑告诉他,答案往往不乐观。权力,是熔炉,也是考验。

    监考老师神情严肃地分发试卷。当带着油墨清香的试卷和答题卡落在李毅飞手中时,他的心跳平稳。

    他快速浏览行测题目。题型完全在意料之中。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些题目,在经历了系统高强度训练和开阔视野的加持后,对他而言已相当熟悉。

    尤其是涉及最新政策、时事热点、科技前沿的常识题,更是轻松。他嘴角微动:稳了。

    他并不急于下笔,而是沉住气,花了五分钟再次通览整卷,在脑中构建清晰的脉络图。

    随后,他才拿起削尖的2B铅笔,沉稳地填涂答题卡。速度很快,落笔却极稳,每一个选项都被精准涂满。

    逻辑题,题干读完答案便清晰浮现;资料题,复杂图表瞬间被拆解,心算高效。时间在他流畅的书写下仿佛也变得顺从。

    行测结束,短暂午休后迎来重头戏——申论。拿到申论试卷,李毅飞习惯性地深吸一口气,目光快速扫过材料主题和题目要求。

    材料聚焦“基层治理创新与社会活力激发”,要求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并撰写议论文。“不难。”他心想。对他而言,甚至可称得心应手。

    这两年,他笔耕不辍,行政类文章写了无数。从政策分析到讲话稿,从时事评论到理论探讨,他研读了海量政策文件和优秀范文,坚持每周至少完成一篇高质量习作。

    他深知申论考查的核心:思维的深度、对国策的理解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他刻意训练积累的底气。他的行政写作水平,已足以媲美机关里的资深人士。

    审题是关键。当许多考生还在逐字研读材料时,李毅飞凭借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对政策的精准把握,已迅速抓住核心矛盾:基层政府“大包大揽”与社会力量“活力不足”之间的结构性错位。

    对策框架也在脑中成型:政府转变职能、激活社会力量、筑牢法治保障、创新治理工具。

    思路清晰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