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破局与发展 (第3/3页)
放下规划书,手指敲着桌面,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不过啊,毅飞同志,你也知道,咱们县的情况…家大业大,开销也大啊!
到处都要钱!财政紧张得很呐!你这一下子要启动资金、技术扶持、市场对接…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李毅飞心中冷笑,面上却带着诚恳:“卫书记,困难我明白。
但刘庄试点是撬动多港镇发展的关键支点!做好了,不仅能带动刘庄脱贫,更能为全镇甚至全县探索一条依托内河资源发展的新路!意义重大!前期投入虽然不小,但一旦成功,回报是可观的。
现在追回了一百多万赃款,镇里能挤出一部分,但缺口还是很大,急需县里拉一把啊!”
卫视里心里快速盘算着。县财政确实被他这些年的大拆大建、挥霍享受掏得差不多了,还欠着不少工程款。拿出大笔钱支持一个乡镇试点?他肉疼。
但不给吧,又显得不支持这个“有背景”又“懂事”的下属,而且这试点要是真成了,政绩也有他一份。
他沉吟半晌,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一拍大腿:“这样!毅飞老弟,县里再困难,也得支持你的工作!我给你特批五十万!
作为启动扶持资金!这已经是我能挤出来的极限了!剩下的,就得靠你们多港镇自己想办法,开源节流嘛!我相信以老弟你在发改委的人脉,拉点投资应该不难吧?” 他狡猾地把皮球踢了回来,只给个甜头,大头还得李毅飞自己解决。
五十万?杯水车薪!李毅飞心中早有预料。他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太感谢卫书记了!您这可是雪中送炭啊!有了县里这五十万支持,我们的信心就更足了!”
他话锋一转,目光直视卫视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和锐利,“卫书记,有个事想跟您请示一下。为了确保试点成功,后续可能还需要一些资金投入。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自己能从其他渠道,比如市里、或者通过一些社会关系,争取到一些额外的项目资金或者投资…您看,这笔钱,能否**全额、专款专用地拨付到我们多港镇的项目账户上?
保证不截留、不挪用?毕竟,只有多港镇真正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地反哺县里,您说是不是?”
卫视里眼神闪烁了一下。这小子,是在要政策保障啊!怕县里把他拉来的钱也吞了?
他心里有点不爽,但转念一想:你自己能拉来钱更好!省得我再掏腰包!反正钱投在县里地盘上,政绩少不了我的!
而且,他也很想看看,这个据说在“发改委”有门路的李毅飞,到底有多大能力,能拉来多少钱?
“哈哈哈!” 卫视里大笑起来,显得颇为“豪爽”,“毅飞老弟!你这是什么话?县里当然全力支持基层发展!
只要是你为多港镇发展争取来的资金,无论是市里的项目款,还是社会投资,县财政保证一分不少、第一时间拨付到位!
专款专用!我卫某人说话算话!” 他拍着胸脯保证,心里打的却是坐享其成的主意。
“有卫书记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一定全力以赴!” 李毅飞站起身,郑重表态。
他拿到了最想要的东西——来自县委书记的“专款专用”承诺。
这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在现行体制下,有了这句话,就多了一道护身符,至少在明面上,县里某些人想再伸手,就得掂量掂量了。
离开县委大楼,李毅飞没有片刻停留,直接驱车前往安阴市。他的目标很明确——市长孙国栋。
车子行驶在通往市区的公路上,李毅飞望着窗外略显萧条的景象,心中盘算着。卫视里给的五十万是引子,是敲门砖。
真正的大头,还得靠市里。刘庄的水产养殖试点,不仅仅是多港镇的项目,更可以包装成依托运河资源、推动沿河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市级试点工程!这才能撬动更大的资源和支持。
他需要孙国栋的支持,不仅是资金,更需要政策背书和协调资源。上次在发改委门口的一面之缘,加上自己帮他解决了项目审批问题,算是有个善缘。
这次,他要用刘庄的蓝图和卫视里的“背书”,去打动这位想做事但又被掣肘的市长。
然而,孙国栋会买账吗?市里的水,比县里更深。自己这个“挂职副县长兼镇党委书记”的身份,在市领导面前,分量够吗?
更重要的是,孙国栋是否还记得自己?对自己突然出现在多港镇担任要职,他会作何猜想?
上次电话里他透露的关于卫视里“上面有人”的警示,是否意味着他对多港镇乃至多水县的问题,知道得比想象的更多?
车子驶入繁华的市区,李毅飞的眼神却越发深邃凝重。拿下多港镇只是第一步,争取孙国栋的支持,将是撬动更大格局的关键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