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卫鞅论三道 (第2/3页)
道:“想要拔除他们不难,想要强大秦国也不难。”
“在下这里有‘帝道’,‘王道’,‘霸道’三道可用,不知君上愿意选何道?”
说着,卫鞅看向嬴渠梁。
来了,来了。历史上有名的卫鞅献三道。
赵政听到这里,当即就知道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卫鞅论三道。
不过发生偏差的是,历史上的是卫鞅三见秦王献三道。
如今看样子,怕是要一口气说出来了。
毕竟历史上卫鞅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如今有自己和景监的担保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明。
“何为三道?”嬴渠梁不解问道。
卫鞅润了润嗓子,正色道:“所谓帝道,效仿尧舜的禅让制度,主张尚贤让国无为而治,追求以德化民,修德止戈。”
嬴渠梁皱眉否定:“此法或许适合休养生息,但不适合当今的秦国。”
卫鞅又道:“王道,即延续周礼宗法制度,延续施仁行义,使诸侯宾服,靠着仁义之师征不义。”
嬴渠梁又摇头:“不行,王室衰微,周天子名存实亡。”
当然,最主要的是嬴渠梁一旦用王道,就需先归还赢姓宗室的河西,陇西等私田给周天子,这无异是自断根基。
“最后一道,霸道,推行严刑峻法,奖励耕种军功,加强君上权力,通过强制手段快速富国强兵。”
“最终,合天下,人人尊。”
卫鞅看着时机成熟,这才说出核心的内容。
依靠法家治国!
正是此策,最终六王毕,四海一。
当然,此策虽说使秦国迅速崛起,但严刑峻法导致社会压抑。
以至于秦国二世而亡。
想着,赵政决定想个法子减轻变法带来的副作用。
“哦?此计……倒是可行。”
嬴渠梁虽表面平静,但心里却已经认可了霸道。
卫鞅一番言语,已经勾起嬴渠原滔天战意,只因霸道能完成他心中的宏愿。
“不过……”
嬴渠梁随即眉头一皱,“此策和拔除老世族有何关系?”
“此乃后续之策,只要君上支持变法,我必会给君上一个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