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公私合营,公私分明! (第1/3页)
霍城野不在军区,这件事吴桂花又不想耽搁太久。
她就给安邦县的郑文成打了一个电话,想问问有没有这方面的熟人。
结果,郑文成哈哈笑。
“嫂子,你可找对人了。我大学就是学的法律!
“正好,我最近有事要去一趟你们附近的县城,不如我去看看你,顺道帮你把这事儿解决了?
“我媳妇儿给孩子缝了两套小被褥,我一起带过去。”
吴桂花也没客气,干脆答应下来,然后给郑文诚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回礼。
包括人参酒,还有她最近新琢磨的一款古法中药面霜。
过些日子秋收后,天气就冷下来。
北方干燥,郑文成的媳妇儿用面霜,应该正合适。
郑文成确实也很重视,只隔了一天就赶到了。
吴桂花去县城见了他一面,两人商量好具体细节,这才回了军区。
黄政委其实早就猜到一些,毕竟之前后勤的那个干部说话太不经大脑了。
药厂说是公私合营,但军区除了几间房子,一点儿投入都没有。
反倒是吴桂花拿成本,找机器,优待伤残老兵,药品也优先供应自家军区。
可以说,军区只是加了个名字,然后就躺着赚钱,全体官兵都跟着受益。
吴桂花没有一句怨言,是作为军属的觉悟。
但药厂如今才刚刚起步没多久,就有人质疑利益分配不均,简直是给脸不要脸。
如果是他,恐怕也要采取措施。
所以,吴桂花带着郑文成,把新合约拿出来,他也没觉得惊讶。
药厂以后分为一厂和二厂,一厂生产普通药品,二厂生产高端药品,还是公私合营,但军区只占两成股权,不参与任何经营和管理。
而且这两成股权只针对一厂,二厂完全归吴桂花所有。
军区依旧享受优先采购权,采购价格也享受优惠,这一条同样只针对一厂的药品,二厂药品视情况而定。
一厂和二厂的工人还是以接受伤残或者退伍军人为主。
基于拥军的前提,二厂每年利润拿出百分之五,用于支援军区建设和改善官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