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哈哈哈,大周 > 第7章 教朕做事

第7章 教朕做事

    第7章 教朕做事 (第3/3页)

    又怎么借郭荣之威来对付赵匡胤?

    所以,不管是为了大周,还是为了郭荣,抑或是为了自己,都绝不能让郭荣再如此劳累下去!

    转了转眼珠,他一本正经地说道:

    “爹爹,孩儿知道您一向勤政爱民,可人不是铁打的,需做到松弛有度、劳逸结合!”

    “这也是为何娘亲托梦,让孩儿代替娘亲照顾爹爹。”

    “孩儿没记错的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周武帝宇文邕这些帝王都是难得的明君,可却都因过度劳累而早逝……”

    闻言,郭荣眉头紧皱,整张脸瞬间变得铁青。

    三位宰相不禁脸色大变,倒吸一口凉气:

    糊涂啊,怎能说出这种话?

    这不是在变向咒陛下死吗?

    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

    三人几乎第一时间跪倒在地,连连说道:“陛下息怒,梁王年幼,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梁王无师自通,能知道这么多历史典故实属难得,请陛下看在梁王一片孝心的份上,恕梁王童言无忌……”

    可郭宗训却一点都不慌,历史已经证明父皇是位明君,而且自己才六岁,又是父皇的儿子,母后还是父皇最爱的大符后,就是再无忌一点,父皇也不至于真的为此动怒!

    于是,不待郭荣开口,他又继续说道:

    “《中庸》有云‘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史记・萧相国世家》也有记载,刘邦在论及自己为何能战胜项羽时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贞观政要》亦有录,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讨论治国时,多次强调‘君无为而臣有为’。”

    “他曾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这些都说明当好一个帝王,最重要的是识人用人,而非事必躬亲、包揽政务。”

    “我大周贤才云集,父皇只需要识好人、用好人,如舵手般掌控好我大周这首巨船即可……”

    郭宗训有条不紊的发表完意见,偌大的御舱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三位依旧跪倒在地的宰相,抬着头,呆呆地看向瘦小的郭宗训,微微张嘴,眼珠不断颤动,似乎都化作了一尊尊雕像。

    突然,他们的喉结不约而同地滚动了几下!

    下一秒,竟突然跪拜大呼:“神童,神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梁王当真是百年难得一见、不,千年难得一见的神童……”

    “有如此天纵奇才,我大周万民之幸、文武百官之幸啊!”

    “陛下,梁王如此,何惧我大周不能长治久安、一统天下啊……”

    也难怪他们会如此激动!

    之前,就像郭荣说的,他们也怀疑过凌晨在酸枣门出征时,梁王的表现或许是有人背后指使。

    而方才郭宗训说“小事就交给他们处理”的时候,他们也都有些失望,甚至肯定之前的表现是有人指使。

    但此时此刻,他们是彻底相信了——梁王真乃神童也!

    如果说凌晨的那些话是有人指使,可此时此刻,这些话绝不可能有人指使,毕竟谁也不知道出师后在御舱里会发生什么?

    而且,之前梁王说的那些典故只是比较模糊的提一些人名,这难度并不大,但此时此刻,梁王竟能长篇大段地说出书中原文,还准确无误!

    这些典故即便是现背也要背很长时间啊!

    可梁王年仅六岁,就能如此博闻强识,引经据典,一语道破为君之道,这不是神童又是什么?

    若还有人说梁王不是神童,还说梁王之前的表现是背后有人指使,他们打死都不相信!

    而更重要的是,梁王的这些话也是他们的心声!

    换句话说,梁王是在为他们发声……

    然而,就在此时,郭荣的声音突然响起,只是语气却无比阴沉:

    “怎么,你是在教朕如何当好一个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