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组建内阁 (第2/3页)
可到了这个位置,谁不想放手施展自己的才能?
奈何陛下不放权啊!
但如今,梁王提出的这个所谓的内阁若真能通过,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三人会比之前有更多的实权。
因为所有政务都要先经过他们商议票拟,这也就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与此同时,比起欢呼雀跃,他们越来越惊叹于六岁梁王之才!
能想出这样的形式,简直就是天才!
不,他本就是神童,所以应该说是千古第一神童!
虽然他们都没有说话,但郭宗训也已经观察到了他们激动的神情。
其实也难怪他们内心会如此激动,毕竟这个时代内阁制还没有出现。
要知道,明朝内阁鼎盛期,老仙儿嘉靖帝沉迷修道,近 20年不上朝,但仍通过批阅奏章、控制内阁等方式掌控着朝政大权。
他不求别的,但凡老爹郭荣能少点上朝,别那么勤奋,多花点时间养好身体,防止身患恶疾骤然病逝。
那他还用担心赵大陈桥兵变?
还怕他太子之位不稳?
但他也知道,三位宰相之所以不表态,是因为这个时候决不能表态。
毕竟这涉及到让皇帝放权。
太敏感了!
于是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四双眼睛就那么水灵灵地看向大周皇帝郭荣,等着他表态!
终于,郭荣开口了:“听上去倒是不错,可若遇到棘手问题,你说的内阁拿不出主意,因此耽搁了要务,又该当如何?”
郭宗训挑了挑眉:看来老爹这是心动了!
于是说道:“不还有孩儿和爹爹您吗?”
“小事孩儿说不定能起到一点点作用呢?”
“而且遇到太棘手的,内阁也拿不定主意的话,完全可以第一时间交给爹爹您来处理嘛!”
说到此,郭宗训再次拉着郭荣的衣袖摇啊摇,乖巧地祈求道:
“爹爹,求求了,您就试试嘛,求求了,爹爹……”
见郭荣还是没有做出决定,郭宗训“委屈”地流下了眼泪,活脱脱一个眼巴巴求着父亲买糖果的小孩子。
该说不说,咱们这位小梁王是真熟练,情绪说来就来,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没错,肯定是受到原主的影响!
“爹爹,我知道您不放心,也不相信孩儿,孩儿和三位宰相可以现场试给您看嘛……”
郭荣终究抵不过他好大儿的软磨硬泡,扭头看向三位宰相:
“你们觉得呢?”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想到这次先开口的竟是范质:
“陛下,梁王天纵奇才、不世神童,方才寺庙僧侣一事便足以证明,臣等当真是心服口服。”
“陛下之前说让臣等好好教导梁王,可如今看来,我等哪有资格配教导梁王?”
“不仅是我们,只怕放眼天下也很难找到有资格教导梁王的。”
“既然如此,不妨按照梁王自己的想法施教,说不定能另辟蹊径……”
郭宗训心头一乐:这老小子够聪明啊!
还知道从教导我的角度着手,不愧是宰相!
有我这个“神童”,父皇怎可能不重视对我的教导和栽培?
果然,在另外两名宰相的附和下,郭荣不仅松口了,而且还很有兴趣。
他走到那摞奏折前,挑了几个奏折出来,说道:
“好吧,且让你们试试吧,现在就试给朕瞧瞧!”
殊不知,郭荣也知道这样做或许能让他轻松不少。
可他是真的不放心,偌大的国家,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他又如何实现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梦想!
他已经三十九了,身体精力大不如二十来岁,他也时常觉得人累心累,连白头发都多了不少。
甚至在没人的时候,他自己都会偷偷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