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哈哈哈,大周 > 第137章 就去江南

第137章 就去江南

    第137章 就去江南 (第3/3页)

着这些年与兄长的点点滴滴……

    贪玩时,兄长逼自己读书。

    贪睡时,兄长逼自己练武。

    犯错时,兄长严厉呵斥自己。

    可他却从没有真的不管自己!

    他总是对自己抱有最大的耐心!

    总是说自己是要做大事的人!

    总是在自己最危险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保护自己……

    片刻后,他看着手中早已被攥成一团的信,泪水竟再也控制不住,如洪水般涌了出来!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擦眼泪!

    只是呆呆地看着那封信信,然后小心翼翼地将信件铺平,又认认真真地将信件叠好,放进了怀中,还十分爱护地轻轻拍了拍……

    终于,他擦干了眼泪,那双眸子里似乎已然彻底种下了复仇的种子:

    “我们去哪儿?”

    赵普叹了口气,也擦了擦脸上的泪痕,目光逐渐坚定:

    “就去江南……”

    ……………………………………

    说明:

    1、关于之前石守信三人跳城楼自尽的情节,有很多朋友很不理解,甚至说降智。

    其实我也有点不理解大家为何会理解不了?又为何会觉得降智?

    1、这只是一个意外!

    这个世上本来就有很多意外的发生!

    尽管太子嘱咐过,但是人就会有疏忽,负责看押的是太子心腹姚内斌的手下,而当时他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城下,被这三个一心求死、不想出卖背叛赵大的死忠找到自尽的机会,应该是有可能的吧?

    人既然一心求死,总能找到机会,更何况他们还是武将,他们的手被捆着,脚又没被捆着,不然怎么走上城墙?

    而且正常情况下,谁又会想到这三个人会如此果断地求死呢?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主角也只是个人,也会有疏忽,也需要成长!

    另外,有人说直接对三人用刑,或者直接杀了三人,甚至还有人说直接开打,杀了赵匡胤!

    一次性杀那么多禁军高级将领,对任何一个理智的执政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直接在大周都城开战,让都城陷入战火更不是一件好事!

    可以参考文中提到的一些历史案例!

    主角的本意也是要通过善待他们来劝降,尽量避免交战。

    这个应该也能理解吧?(文中也有说明)

    如果有人甚至觉得这种情况劝降很扯,不应该劝降,那就真的是无话可讲了!

    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2、为什么要设计三人跳楼:

    首先这是为了体现这三个人的人设,也是为了侧面体现赵匡胤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这三人的跳楼是为赵匡胤后面的变化做铺垫的,后面会有相关情节!

    另外,故意安排这个疏忽也是为了让主角后期有成长的……

    3、举例:关于主角为何不杀石守信他们,反而要善待他们,文中已经举了一些历史案例,这里就不多赘述。

    但关于在看押下仍旧找到机会自杀的案例,历史上也有:

    宋钦宗的皇后朱琏(1102—1127年)在经历“牵羊礼”后,又被金人强迫入金宫“赐浴”。她不堪凌辱,当晚先是上吊自杀,被救醒后,却又在看押之下找到机会投井自尽。

    再比如明朝归善王朱当沍,在押送途中找到机会刚烈殉节!

    还有抗战时期,朝鲜间谍成时伯,在严密看守的状态下,他找到机会用勺子插入喉咙自尽。

    不管在哪个时期,这种在看押状态下找到机会自尽的例子都有很多!

    负责任地讲,在设计这个情节的时候,是有一定程度参考具体案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