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被调剂的天坑与高分生的迷茫 (第3/3页)
最终,她打出了一行礼貌而克制的话。
“大家好,我想请问一下,有没有人知道龙海大学的课程是怎么安排的?”
“我看了官网,上面完全没有传统的课程表,只有一个个的【‘创世’级项目】。”
“我从小到大都是尖子生,习惯了跟着老师的课程表,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但龙海大学这种全新的‘项目制’学习模式,让我感到很无所适从,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
“万一我跟不上项目进度怎么办?”
如果说,陈勇的抱怨点燃的是“怀才不遇”的愤怒,那么林晓灵的提问,则直接击中了另一部分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好学生”内心最深处的焦虑。
连省状元都感到恐惧了。
这个认知,让群里的气氛瞬间沉入了谷底。
“天啊,学霸都慌了,我们这种学渣怎么办?”
“是啊,我就是想安安稳稳读个大学,拿个文凭,这项目制听起来也太吓人了!”
“我连C语言都搞不明白,还搞什么‘创世’项目?这不是开玩笑吗?”
“完了,我感觉我四年毕不了业。”
“退学还来得及吗?我想去复读了……”
之前那种“比惨”的戏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实的、能渗透骨髓的恐慌。
对未知专业的恐惧。
对全新模式的无措。
对自己能力的深度怀疑。
三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发酵成了一种粘稠的、令人窒息的“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