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战云压朔北 (第1/3页)
朔风卷着沙砾,狠狠砸在朔北城头的青石板上,发出 “噼啪” 声响。天还未亮,城墙上已站满了披甲的士兵,手中长枪在晨雾中泛着冷光。萧劲衍握着腰间佩剑,目光如鹰隼般望向北方 —— 那里,隐约能看到烟尘滚滚,伴随着沉闷的马蹄声,正朝着朔北方向逼近。
“将军,探马回报,狼山部率领北境游牧联盟十万铁骑,已过黑风口,距此不足五十里!” 亲兵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几分急促,手中还举着一封染血的信笺,“这是他们派人送来的战书,说…… 说要踏平朔北,活捉您和黄夫人!”
萧劲衍接过战书,粗糙的羊皮纸上,狼头图腾狰狞可怖,字迹潦草却透着嚣张:“萧劲衍小儿,速速献城投降,否则待我大军破城,鸡犬不留!” 他冷哼一声,将战书揉成一团,掷在地上:“告诉弟兄们,备好弓箭,磨利刀剑!今日便让北境蛮夷看看,我朔北儿郎的厉害!”
“是!” 亲兵领命而去,脚步声很快消失在城墙尽头。
萧劲衍转身,恰好看到黄玉卿提着药箱走来。她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劲装,头发高高束起,脸上虽无妆容,却难掩从容:“萧郎,我带了灵泉水和草药,已让药庄的人在城楼下设了临时医帐。铁匠铺那边,李师傅说所有弓弦都用韧藤改良好了,破甲箭头也备足了,就等敌军来犯。”
“辛苦你了,卿卿。” 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掌心传来的温度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方才暗卫传来消息,黄家表哥昨夜试图偷偷打开城门,被守兵抓住了。他招认,是靖王让他配合北境,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事成之后保他荣华富贵。”
黄玉卿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果然是靖王的棋子。黄家那群人,看来是留不得了。” 她早料到黄家与靖王有勾结,却没想到他们竟敢在大战前夕通敌叛国。“我已让人把黄家所有人都看管起来,等战后再处置。眼下最重要的,是守住朔北。”
正说着,城楼下传来一阵喧哗。黄玉卿探头望去,只见巴图带着一群牧民赶来,每个人手中都拿着武器 —— 有的是弯刀,有的是锄头,还有的扛着自制的投石机。巴图看到城墙上的黄玉卿,高声喊道:“黄夫人!萧将军!我们牧民也来助战!雪灾时是你们救了我们,今日北境蛮夷来犯,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
“对!我们跟他们拼了!” 牧民们齐声呐喊,声音响彻云霄。
黄玉卿心中一暖,转头对萧劲衍笑道:“你看,这就是我们朔北的百姓。有他们在,我们一定能守住城。”
萧劲衍点头,走到城墙边,高声对牧民们说:“多谢各位乡亲!但战场凶险,你们只需协助士兵运送物资、守护后方即可。待击退敌军,我萧劲衍定当重谢!”
安排好牧民,萧劲衍又与几位将领商议战术:“狼山部虽人多势众,但他们长途奔袭,粮草不足。我们只需守住城池,拖延时间,再派一支骑兵绕到敌后,截断他们的粮道,不出十日,敌军自会不战而退。”
“将军英明!” 将领们齐声赞同。
黄玉卿忽然想起空间里的《北境兵略》,连忙说道:“萧郎,我记得古籍里说,狼山部骑兵虽勇猛,但不善攻城,且怕火攻。我们可以在城墙外挖陷阱,填上干草和硫磺,等敌军靠近,就用火箭引燃,定能挫他们锐气。”
“好主意!” 萧劲衍立刻下令,让士兵们抓紧时间在城墙外挖陷阱,又让人去酒坊搬运烈酒,混合硫磺制成火油,准备用于火攻。
城墙上忙碌起来,士兵们挖陷阱、备弓箭,牧民们运送物资、搭建医帐,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黄玉卿穿梭在城楼上,给士兵们分发用灵泉水浸泡过的干粮 —— 这种干粮不仅能饱腹,还能增强体力,让士兵们在严寒中保持战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