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黄玉卿的“奏疏” (第3/3页)
巨。臣妾斗胆,愿以新立之‘朔北钱庄’为抵押,向朝廷借贷巨款,助陛下成此伟业!钱庄所发行‘宝钞’,皆有足额黄金、白银及实物储备,信用昭著,流通朔北及西域。臣妾愿以此信用,为朝廷分忧,为万民造福!此非献媚,乃臣妾与朔北军民,对陛下、对社稷,一片赤诚之心!”
写完这最后一句,黄玉卿只觉得一股虚脱般的疲惫袭来,指尖因长时间握笔而微微颤抖。她放下笔,看着案上那份墨迹淋漓、字字千钧的奏疏,心中百感交集。这封奏疏,是辩解,是诉苦,是表忠,更是一场豪赌!赌少帝的贪心与理智,赌他能否看懂这“捆绑”背后的深意,赌他是否还顾念着朔北这把镇守北疆的利刃。
她将奏疏仔细卷起,放入特制的铜匣,又取出一小瓶从空间中培育的、对京城权贵有奇效的珍稀药材“雪参”,一并放入匣中。这既是贡品,也是无声的提醒——朔北的价值,远不止金银。
“备快马,”她唤来心腹侍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亲手呈交陛下。”
侍卫领命而去,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走廊里远去。黄玉卿重新回到书案前,却没有坐下。她走到窗边,将窗户完全推开。凛冽的寒风瞬间灌满了整个房间,吹得烛火剧烈摇曳,几乎熄灭。她没有躲避,任凭风雪扑打在脸上,带来刺骨的冰冷。
窗外,朔北城在风雪中沉默矗立,灰色的城墙与白色的天地融为一体,显得肃穆而坚韧。远处,隐约传来士兵操练的呼喝声和战马的嘶鸣,那是朔北的脉搏,是她和萧劲衍用血汗浇灌出的力量。
她伸出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那冰冷的晶体在掌心迅速融化,化作一滴微凉的水珠,顺着指缝滑落。她的目光穿透漫天风雪,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那座繁华而诡谲的京城,看到了金銮殿上那张年轻却深不可测的龙椅。
“陛下,”她对着风雪低语,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声吞没,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决绝,“朔北的财富,是血汗铸就的盾牌,不是任人索取的羔羊。这封奏疏,是朔北的忠心,也是朔北的底线。您要的‘捆绑’,我给了。但请记住,北境的安宁,系于朔北的稳固。若盾牌碎了,北风……可就长驱直入了。”
风雪更急了,卷起地上的积雪,在空中狂舞。黄玉卿的身影在窗前挺立如松,像一尊沉默的雕像,只有那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智慧、警惕、以及一丝孤注一掷的悲壮。奏疏已送出,如同投入深渊的石子,是激起涟漪,还是掀起巨浪?她不知道。她只知道,朔北这艘在“富可敌国”的惊涛骇浪中航行的巨船,刚刚完成了一次极其凶险的转向。前路是风平浪静,还是更猛烈的暗礁?唯有等待,和继续紧握手中的舵。
她缓缓关上窗户,将风雪隔绝在外,也暂时将那份沉重的心绪压下。案头,是念安念北今日送来的沙盘推演记录和商会行情简报。她走过去,拿起那份还带着孩子体温的纸张,看着上面稚嫩却条理清晰的笔迹,眼中冰封般的锐利终于融化了一角,涌起一丝暖流和更深的坚定。
为了这个家,为了朔北的万千军民,为了这对在风雪中逐渐展露锋芒的龙凤胎,这场豪赌,她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