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流涌动 (第1/3页)
朔北工坊内,黄玉卿指尖划过冰冷的铁胚,眉心紧锁。
“冶铁技术再难突破,毛纺机效率低下,连火药配方都困在瓶颈。”她声音低沉,像敲在每个人心上的重锤。
账房内,念北指尖骤然停在一串异常的香料账目上——西域商队从未采购过如此大批量的松脂。
深夜,萧劲衍的烛火下展开一张名单,念北的声音带着寒意:“父亲,有人想偷走朔北的命脉。”
黄玉卿目光如炬:“那就让他们的手指,一根也伸不进来。”
朔北工坊内,空气里弥漫着铁锈、焦炭与某种奇异矿石被高温灼烧后散发的刺鼻气味。巨大的风箱在学徒们沉重的喘息声中规律地起伏,炉膛里跳跃着橙红色的火焰,映照着一张张被汗水和煤灰沾染、却写满专注的脸庞。然而,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之下,却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焦灼。
黄玉卿站在一座刚刚熄火的锻炉旁,指尖缓缓划过一块冷却后还带着余温的铁胚。那铁胚表面粗糙,内部隐约可见细微的裂纹,像一道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她微微蹙眉,指腹下的触感坚硬而冰冷,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停滞感。
“李工。”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工坊的喧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
一位头发花白、身形精瘦的老匠人立刻放下手中的小锤,快步趋前,布满老茧的手局促地在围裙上擦了擦。“夫人。”
黄玉卿拿起那块铁胚,递到他面前,目光锐利如刀:“这批精钢,韧性还是不够。上次试制的破甲箭头,射出后三成炸裂,两成变形。李工,这已是第三次了。”
李工脸上的皱纹瞬间深刻了几分,他接过铁胚,反复掂量查看,喉结滚动了几下,声音干涩:“夫人,炉温……炉温已到极限,再高,炉壁怕是撑不住。这矿石……朔北的铁矿,杂质始终难以彻底清除,锻打百遍,这裂纹……唉!”他重重叹了口气,将铁胚放回案上,那沉闷的“哐当”声,像敲在在场所有人心头的重锤。
黄玉卿的目光扫过工坊内其他区域。角落里,几台巨大的木制毛纺机正发出沉闷的“嘎吱”声,织出的毛呢厚实,却远不如中原丝绸般细腻柔软,更不及西域传入的某些精织毛毯。效率更是低下,一个熟练女工一天也织不出几尺。另一边,几个学徒正小心翼翼地研磨着硝石、木炭和硫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那是火药配方的试验场。可他们脸上写满了挫败——配出的火药,要么威力不足,要么燃速过快难以控制,要么就是稳定性极差,储存时极易受潮失效。
“冶铁技术再难突破,毛纺机效率低下,连火药配方都困在瓶颈。”黄玉卿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像冰冷的溪水流过灼热的铁块,发出令人心悸的“滋滋”声。她没有看任何人,目光落在炉膛里跳跃的火焰上,那火焰似乎也黯淡了几分。“朔北要立,要强,不能只靠烈酒和肉干。根基不稳,风一吹就倒。这瓶颈,就是卡在我们喉咙里的骨头。”
工坊内一片死寂,只有风箱单调的喘息和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