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常氏自缢 (第1/3页)
常氏自缢的事,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毕竟她身在冷宫,若说是心灰意冷,想不通寻了短见,也属常见。
太后也不打算为难,按照采女的规格给常氏安排了葬礼,通知她的家人,送了丧葬银。
等葬礼完毕,后宫又少了一个人。
人死灯灭,以前的恩怨都没人计较了,不少宫妃都去送了一程。
*
藏书楼。
皇帝最近在查看地方县志,寻找治洪水的有效法子。
夏日雨水将至,这是头一等的大事。每年的堤坝都是修了垮,垮了修,国库的银子流水一样花出去,但效果一点都没见着。
每每提起此事,皇帝就恼火的很,一脑门子气愤,不知道从谁发。
他正在翻找书籍,突然听到书架后,有人推开窗户,裁开宣纸的声音,不多时,研墨和书写声也传来。
一个童稚的声音小声的念着,“惟愿吾母,平安康健....”
每隔一会儿,这句话就重复一遍。
皇帝放轻脚步,绕到背后,见到一个幼小稚嫩的身影,正趴在长案上,一笔一划,极其认真的在抄写经文。
赫然是二皇子。
这孩子今年才七岁,刚启蒙的年纪,学会的文字不多,但已经能抄《金刚经》,还抄的像模像样。
皇帝看着他稚嫩的笔迹,心头一软。
“宴儿,怎么独自在这里抄经文?”
二皇子孟庭宴悚然一惊,墨汁染上小手,他慌乱的从长凳上下来,作揖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他虽然体弱,但规矩礼仪学的都很好,皇后也是认真教导过的。
皇帝瞧着他,亲自用帕子替他擦干净手心的墨汁,二皇子挣扎几下,脸上羞红,最终还是任由父皇亲近。
“宴儿,你还没回答父皇的问题。”
二皇子终于想起,乖乖回答,“母后生病了,许久没有痊愈,儿臣听吉祥姑姑说,抄经祈福有效,亲子所抄更有效,才来藏书楼抄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