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星夜抉择辞旧园 (第1/3页)
百草堂的日子,如同上了发条的钟摆,规律而充实。
林夕被安排在后院一间干净整洁的厢房,虽然陈设简单,但比起林家那四处漏风的破屋,已是天壤之别。每日清晨,她便准时前往药圃,跟在墨心先生身后,学习辨认草药,了解习性,记录生长情况。
墨心先生人如其名,一旦涉及药草,便心无旁骛,要求极其严苛。讲解时语速快,术语多,且极其没有耐心,同一个问题绝不说第二遍,若林夕反应稍慢或记错,便会招来他毫不留情的吹胡子瞪眼。
“笨!紫云英喜干恶湿,你这水瓢是想淹死它吗?!” “记牢了!三叶青的采摘必须在日出前,带露水,药性最佳!错过时辰就是废物!” “这土壤的灵气分布都感觉不出来?你的手是木头做的吗?!”
诸如此类的斥责每日不绝于耳。
换做常人,恐怕早已被骂得信心全无。但林夕却甘之如饴。
她有着远超同龄人的心智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更有着现代科学培养出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方法。她将墨心先生零散、快速、甚至有些颠三倒四的讲解,飞快地记录在心上,晚上回到房中再默默整理、消化、吸收,并与那本《林家药典》残卷上的记载相互印证。
她发现,墨心先生的经验往往更偏向实践和感知,而药典残卷则提供了更多原理性的解释和古法技巧。两者结合,让她对灵植之道的理解飞速提升。
更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绝佳的实践场地——她的莲花空间。
每当夜深人静,她便意识沉入空间,将白日所学付诸实践。
墨心先生强调灵气均衡?她便尝试着调整空间里那几株凝露草、铁线藤的位置,观察它们对不同区域灰雾浓度的反应。
药典记载某种草药需特定时辰汲取月华?她便引导着空间内微弱的光线变化(她发现随着自己引气入体,对空间的光线似乎有了一丝微弱的控制力),模拟昼夜交替。
她甚至大胆地将墨心先生视为失败品、准备丢弃的几株半死不活的“枯苓草”幼苗讨要了过来,偷偷移栽进空间,用稀释过的生灵泉水小心浇灌,观察其变化。
结果令人振奋!不过两三日,那几株在外界眼看要死的枯苓草,在空间黑土和泉水的滋养下,竟然重新焕发生机,叶片变得翠绿饱满,甚至比药圃里那些健康的同类长得还要好!
这个发现让林夕激动不已。她的空间,结合两个世界的知识,果然能创造出奇迹!
然而,空间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消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