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同情右派,被迫返乡 (第2/2页)
“某某分子名单”越贴越长,墨迹透过纸背渗到砖墙上。入夜后,偶尔有自行车铃声急响,那是工作组在挨家挨户谈话,窗纸上的人影总在灯下摇晃到深夜。
全国上下,人人自危,两个人相处,莫论国事。就在这时,肖何的门市部来了一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沉默寡言,埋头苦干。原来这是一个被下放劳动的右派。
在年终岁尾评定他的工作表现时,其他人等纷纷口诛笔伐,鸡蛋里挑骨头地提出其工作中的种种不足甚至错误,唯有做为门市部经理的肖何不顾当时的严峻形势,仗义执言,客观地评价了这个年轻人的功与过。
话语之间还透漏出对这位人员的赏识之意。他是 这样说的
“我们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不能昧着良心说瞎话。在我看来,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下子有些人就不高兴了。
食品公司的主管领导找到肖何和他谈心,指责他同情右派,包庇右派。
勒令他停止工作,并写出深刻的检查。肖何是一位从枪林弹雨之中走过来的老战士,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看见不公正的事情就会仗义执言、嫉恶如仇。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公司主管领导既然这样罔顾事实,对他做出这样的处理,那么自己在这里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他坚信自己没有错。只是实话实说。所以拒绝写检查。如果非要让他认错,大不了不要这份工作。
就这样,肖何带着无限的遗憾和妻子儿子回到了河北老家桃花岭村。肖何的不幸遭遇谁又能怎么办?
他今后的道路在何方?且听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