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盗图风波 (第1/3页)
废弃工厂改造得比想象中顺利。大学生村官江韩帮忙申请了一笔小型基建资金,修好了屋顶,粉刷了墙壁,还通了水电。
仓库放了一台崭新的电脑,连着打印机和扫码枪。
张磊点开绩效页面,“每个人的作品都有独立编号,扫码就能追踪。”
下午验收第一批发放到各村散户的货物时,柳青皱起了眉头——赵家庄的人最多,一共交来五百个杯垫,只有二百个达标。
其余各家的也差不多,只有三分之一达标。剩下的要么纹路松散,要么大小不一。
“这不行...”柳青翻检出残次品,扔到一边“你们各家都有记号,谁的货返回去重做。”
“啥?重做?“赵学柱的大嗓门在仓库门口炸开,震得柳青耳膜嗡嗡作响。
这个皮肤黝黑的庄稼汉一把抓过被判定为次品的杯垫,粗壮的手指几乎要把柳条捏断。“这不都一个样吗?咋就不合格了?”
柳青深吸一口气,从旁边取出两个杯垫并排放在木桌上。
阳光从仓库高窗斜射进来,清晰照出两个杯垫的差别——左边那个纹路紧密均匀,龟背纹的十二道棱线清晰可辨;右边的却松散歪斜,几处收口已经微微翘起。
“您看这个转角。”柳青指着问题部位,“纹路断了就容易开线,用不了几次就会散架。”
“能用不就行了?“赵学柱梗着脖子,“装个茶杯还能漏了不成?”
一同来交货的编织户也发出赞同的嘟囔声。
王家屯的老王媳妇扯着嗓子帮腔:“就是!赶集卖的不都是这样的?谁还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预想过会遇到阻力,但没想到第一次正式验收就爆发冲突。柳青瞥见赵学柱脖子上暴起的青筋,知道再争论下去只会让情况更糟。
柳青转了一种方式。
“大家大清早来辛苦了,先去歇会儿喝点茶,咱们再谈。”
这个转折让赵学柱愣了一下,他狐疑地盯着柳青,但还是跟着大伙儿挪到了仓库门口的树荫下。
柳青也出来,指了指旁边的展示板,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绳子绑着各种样品。
“赵叔,您摸摸这个。”柳青递过一个标着“优等品”的杯垫,“再摸摸这个。”她又拿出一个次品。
赵学柱粗糙的指尖在两者间来回比较,眉头渐渐皱起。
柳青看到他指腹在次品松散的纹路上停留的时间格外长。
“差这么多?”赵学柱嘟囔着,声音已经不像刚才那么冲。
“差的还不止这个。“柳青翻开账本,”昨天李家沟交来了30个,合格率是98%,单价按十块五算的。今天你们赵家庄这批...”她故意停顿一下,“按合同,合格率低于60%要降单价,只能算八块一个。”
她拿出计算器,数字跳动的“滴滴“声在突然安静的空气中格外清晰。
“五百个全合格能拿五千二百五十块钱,现在...”计算器提示音“4000”时,她听见几个编户倒抽冷气的声音。
一个编户急急地插话:“那返工合格的还能按原价算不?”
“当然可以。”柳青微笑。
爷爷被这边的动静吸引走过来,他拿起一个不合格产品看了看,一锤定音:
“明天起,合格品十块,精品十二。“我亲自验货。”
爷爷的规则一出,说也奇怪,同样的代工农户,三天后的交货质量明显提升。
更让柳青惊讶的是,爷爷验收时那套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