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十八章 收购风波

第十八章 收购风波

    第十八章 收购风波 (第1/3页)

    回家后,柳青稍微睡了一会儿,中午吃完饭,爷爷说要带柳青去地窖看他的宝藏。

    柳青眼睛一亮,故意压低声音打趣:“爷爷,咱家竟有宝藏?难不成我是被埋没的‘富三代’,一直都是蒙尘的明珠!”

    爷爷难得笑了一下:“你这丫头,真会异想天开!”

    爷爷带着柳青来到后院角落一个地窖前。这个地窖她从小就知道,但爷爷从不让她靠近,说是里面放着危险工具。

    爷爷掏出钥匙打开锈迹斑斑的铁锁,一股混合着柳木香和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他点亮一盏煤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向下的台阶。

    “小心脚下。”

    地窖比柳青想象的要大得多,约有三十平米。四壁摆满了木架,上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柳编制品——有精美的首饰盒、造型奇特的花瓶、甚至还有一套微缩的柳编家具。

    “这些都是...”

    “我这些年攒下的。”爷爷的语气中带着骄傲,“有的是我编的,有的是你奶奶的,还有些是从各地收来的精品。”

    柳青瞪大眼睛,在一个玻璃柜前停下脚步。里面摆放着一顶柳编凤冠,做工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凤冠上的每一片“羽毛”都薄如蝉翼,在灯光下几乎透明。

    “这是...”

    “你奶奶二十岁那年,参加全省工艺大赛的作品。“爷爷轻声说,“拿了金奖。”

    柳青屏住呼吸。她无法想象人力竟能创造出如此精妙的艺术品。凤冠旁边还摆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奶奶戴着这顶凤冠,笑容明媚如朝阳。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反对你用机器了吧?”爷爷的声音在地窖中回荡,“这些东西,是机器永远做不出来的。”

    柳青无法反驳。眼前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实用器具,更是艺术,是灵魂的投射。

    “爷爷,我...”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她的思绪。

    “柳师傅!柳师傅在家吗?”是邻居王婶的声音,透着焦急。

    爷爷皱了皱眉,快步走上台阶。柳青紧随其后,顺手带上了地窖的门。

    院门口,王婶满头大汗地挥舞着手:“柳师傅,不好了!张德才那帮人正在老祠堂收购老柳编呢!出价可高了,好些人家都把祖传的东西卖给他们了!”

    爷爷脸色骤变:“什么?”

    “我拦不住我家那口子,他把太奶奶留下的针线筐卖了八百块钱!”王婶急得直跺脚,“您快去看看吧,他们说只要是老柳编,有多少收多少!”

    柳青和爷爷对视一眼,同时冲出了院子。

    祠堂前的空地上已经围了二三十号人,闹哄哄的像赶集。柳青跟在爷爷身后挤进人群,只见几张长桌拼成的临时收购摊前,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老柳编器具——发黑的针线筐、变形的米筛、缺了角的簸箕,甚至还有几个破损的婴儿摇篮。

    张德才穿着件花哨的短袖衬衫,正拿着扩音器喊话:“乡亲们看好了,清代晚期的针线筐,品相完好的八百一个!民国初年的米筛,五百起收!”

    他身旁站着两个穿制服的小伙子,一个忙着登记,另一个正用手机给收来的物件拍照。桌上已经堆了二十多件老柳编,几个村民正排队等着领钱。

    “住手!”爷爷一声暴喝,声音大得连扩音器都盖了过去。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柳明远。张德才脸上的肥肉抖了抖,随即挤出个夸张的笑容:“哎哟,柳师傅!您老来得正好,您家祖传的老物件肯定不少,拿出来我给您最高价!”

    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