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强制相亲 (第2/3页)
文创’的老板,专门做传统文化推广的!听说咱们青丫头手艺好,非得来见识见识!”
程诺上前一步,笑容温和得体,声音清朗:
“柳爷爷,过年好。柳青小姐,久仰。冒昧打扰了。”
他递上茶叶,“一点心意。”
柳青有些发愣。
这和她想象的“相亲”场面完全不同。没有尴尬,没有刻意,对方的态度自然得像是一次寻常的拜年走访。
嗯,有点给贫困户送年货的感觉。
爷爷放下手中的活,打量了程诺几眼,点点头:“屋里坐吧。”
---
茶水沏上,四人围坐。姑姑极力渲染着程诺的“青年才俊”:
海归背景,省文化创业明星,公司估值多少多少……程诺几次想打断,都被姑姑机关枪似的语速压了回去。
他只好转向柳青,略带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目光被堂屋博古架上摆着的几件柳编样品吸引。
“那是‘六角叠丝’?”他忽然问,眼神亮了起来,
“我在省非遗展上见过类似的,但纹路似乎没这么精巧复杂。”
柳青有些惊讶:“程先生懂柳编?”
“略知一二。”程诺谦逊地说,
“我们公司正在做一个‘寻找失落的技艺’项目,柳编是重点。尤其是‘流光柳丝’这种传说中的技法,我一直想亲眼见识。”
他这句话一出,爷爷端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柳青眼神闪了闪,惦记流光柳丝的人可真不少,过年也不让人安生。
她不动声色地侃侃接话:“‘流光柳丝’对材料和火候要求极高,现在会的人不多了。”
“是啊。”程诺感慨,“工业化和快消费让太多好东西被遗忘了。其实传统手艺蕴含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和商业智慧,关键是如何与现代需求对接……”
他开始谈起日本民艺大师柳宗悦的“用之美”,谈起北欧设计如何融合传统与现代,谈起他对中国非遗市场化的思考。
他的观点深刻却不卖弄,显然做足了功课,并且是真心热爱此道。
柳青听得饶有兴趣。
这是她回乡以来,第一次遇到能在这个层面上与她对话的同龄人。就连姑姑,也插不上话,只能不停地给大家添茶水。
爷爷大多时间沉默地听着,偶尔看程诺一眼,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