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椅子定价 (第2/3页)
解方面,可以在宣传中清晰分解价格构成。
例如800小时匠心手作,传承自抗战时期的‘六角叠丝’绝技,独一无二的专属编号与档案还有终身维护承诺等。
投放渠道要精准,绝不进入普通家居卖场。
只通过设计师渠道、高端民宿合作、画廊艺术展、私人订制会所进行露出和销售。
故事包装方面可以重点讲述椅子异响事件与上门维修的故事,将终身服务从成本转化为最具说服力的价值点。
程诺总结,“总之你要让消费者觉得,他花的钱里,有一部分是为了一份未来的保障和一份独特的情感连接。”
这些道理柳青都懂,但是事实依然让她手心出汗。
会议再次召开,争论更加激烈。周明支持程诺的策略,认为必须打破价格天花板。
王婶和李婶则觉得这简直是骗钱,心里不踏实。
张磊态度居中,认为可以尝试但需谨慎。
一直闭目养神的爷爷,忽然睁开了眼,敲了敲烟袋锅。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争啥?”
老人声音平静,
“我就问一句:你们编那把椅子,耗的那份心,费的那些劲,觉得它该值多少?摸着良心说。”
他浑浊却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个人:
“觉得值,就别怕人嫌贵。觉得不值,现在就拆了当柴烧。”
一句话,让所有的争论都沉默了。
柳青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成本,我们无法压缩,那是我们承诺的底线。利润,我们必须要有,那是工坊发展的未来。”
她走到白板前,写下了一个数字,三万六千八。
“就这个价。”
她的声音斩钉截铁,
“而且,我们要把张磊的这份成本核算表,简化后,印在我们的产品图册里。”
“什么?”周明和张磊都惊了。
“疯了吗?哪有人自曝成本的!”王婶也反对。
“我们要做的就是第一家。”
柳青目光坚定,
“我们要告诉客户,钱花在了哪里。材料、时间、承诺,这些不是成本,是价值。我们敢透明,就敢要这个价。”
这是一种冒险,一种近乎偏执的诚实。
最终,方案定了下来。
第一把承物椅为零一号,定价三万六千八百元。
图册的最后一页,会有一张名为价值构成的示意图,直观展示价格的大致组成部分。
当柳青将最终定价告诉竹韵茶舍老板时,对方沉默了几秒,然后大笑:
“柳小姐,你们是我见过最敢也是最有意思的卖家。行!就冲这份实在和自信,这椅子,尾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